[实用新型]一种移液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51055.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液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一种移液头,其中滑动管为横截面圆形的管状体,管头罩套装在滑动管的第一端,管头罩套装在滑动管外环面的部分形成凸台结构,连接结构安装在滑动管的第二端,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第一端连接滑动管,多个连杆结构沿滑动管径向等间距放射状分布,连杆结构的第二端向垂直于连杆结构两侧方向延伸形成耳板结构,移液管组件包括多组移液管底座和移液管管体,移液管底座与相邻的两个连杆结构的耳板结构连接,移液管底座具有插口,移液管管体尾部可拆卸的插装在移液管底座插口上。本移液头,其可选择安装移液管的数量,移液管的布置形式为分布式结构,且具有准确的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特别是一种移液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移液头多采用单体手持形式,单体手持的试验效率较低。另外一些集成多管式的移液头,其移液管固定设置,并且定位结构不佳,移液管下降位置不好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液头,其可选择安装移液管的数量,移液管的布置形式为分布式结构,且具有准确的定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液头,包括滑动管、管头罩、连接结构和移液管组件,其中滑动管为横截面圆形的管状体,管头罩套装在滑动管的第一端,管头罩套装在滑动管外环面的部分形成凸台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安装在滑动管的第二端,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第一端连接滑动管,多个连杆结构沿滑动管径向等间距放射状分布,连杆结构的第二端向垂直于连杆结构两侧方向延伸形成耳板结构,所述移液管组件包括多组移液管底座和移液管管体,其中移液管底座与相邻的两个连杆结构的耳板结构连接,移液管底座具有插口,移液管底座插口朝向动管的第一端,所述移液管管体尾部可拆卸的插装在移液管底座插口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管外环面靠近滑动管第二端处具有凸台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凸台结构为双层的环形凸沿。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杆结构朝向滑动管第一端方向的表面为曲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移液管底座开口处具有用于握持移液管管体外部的爪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管头罩端面的中部具有通孔。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移液头在滑动管上设置定位环以及管头罩形成的凸台结构,使得移液头的滑动区间控制在凸台结构和定位环之间的位置。因多个连杆结构沿滑动管径向等间距放射状分布,移液管组件在滑动管周围形成周向分布形式,相邻的两个移液管组件间隔增大,为创新的布置形式。连杆结构和耳板结构可形成重量较轻的,同时可进一步增大移液管组件的间隔距离。连杆结构表面的曲面结构避免移液头整体移动时,连杆结构压碎其他结构。移液管管体可从移液管底座上拆卸,方便选择安装移液管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液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1-滑动管,12-凸台结构,13-管头罩,14-定位环,21-连杆结构,22-耳板结构,23-镂空区域,31-移液管底座,32-移液管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1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高效砻谷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光学透镜冷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