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络通道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54572.8 | 申请日: | 202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2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磊;曹伟飚;沈张勇;张晓菲;王嘉烨;夏荦;李亚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络 通道 隧道 预应力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该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分别设置于联络通道两侧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包括安装于隧道的开口环管片内的两榀C字形支撑架以及安装于开口环管片纵向两端的环管片内的两榀八边形支撑架,C字形支撑架和八边形支撑架间通过型钢相连接,C字型支撑架通过若干千斤顶和若干支座支顶于开口环管片的内壁面上,八边形支撑架通过若干千斤顶和若干支座支顶于环管片的内壁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联络通道处隧道内设置预应力钢支撑结构体系,弥补现行工程开口环无支撑加固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联络通道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富水软土地层中,冻结法是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工程施工的重要方法,根据现行规程,联络通道开挖前,在联络通道中心两侧第二环以内安装预应力钢支撑。由于联络通道开口处需要安装防护门、且冻结管路密集,无法在开口的两环管片内安装支撑,导致开口的两环管片无法支撑加固,给工程留下一定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联络通道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通过在联络通道处隧道内设置C字形支撑架和八边形支撑架,弥补现行工程开口环无支撑加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联络通道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分别设置于联络通道两侧的隧道内,所述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隧道的开口环管片内的两榀C字形支撑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开口环管片纵向两端的环管片内的两榀八边形支撑架,所述C字形支撑架和所述八边形支撑架间通过型钢相连接,所述C字形支撑架通过若干千斤顶和若干支座支顶于所述开口环管片的内壁面上,所述八边形支撑架通过若干千斤顶和若干支座支顶于所述环管片的内壁面上。
每侧的所述隧道内,两榀所述八边形支撑架通过至少四根上、下均匀布置的槽钢纵向连接,两榀所述C字形支撑架安装于四根所述槽钢之间。
所述C字形支撑架的开口朝向所述开口环管片上所开设的连接所述联络通道的预留口,并且所述C字形支撑架的开口的上、下缘分别通过所述型钢的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纵向连接所述八边形支撑架。
所述八边形支撑架上部的三个角上各设有一所述千斤顶、中部的两个角上各设有一所述千斤顶、底部的三个角上各设有一所述支座,所述C字形支撑架上部设有三个所述千斤顶、中部设有一个所述千斤顶、底部设有三个所述支座。
所述千斤顶与所述隧道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钢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联络通道处隧道内设置预应力钢支撑结构体系,弥补现行工程开口环无支撑加固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C字形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八边形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7所示,图中标记分别表示为:C字形支撑架1、八边形支撑架2、联络通道3、开口环管片4、预留口5、第一型钢6、第二型钢7、隧道管片8、槽钢9、千斤顶10、支座11、支撑点a、支撑点b、支撑点c、支撑点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4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