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壳浮动装配式半焦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58173.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祖良;黄子欣;赵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祖良 |
主分类号: | C10B57/08 | 分类号: | C10B57/08;C10B57/00;C10B27/00;C10B33/00;C10B3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张晓斐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壳 浮动 装配式 焦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管壳浮动装配式半焦炉装置,它包括加煤装置、换热器装置和出焦装置;所述加煤装置下方设置换热器装置,换热器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A型模块和B型模块,最上层的A型模块设置在布煤分流锥下方;所述A型模块包括多个U形列管,U形列管上方设置锥形分流锥,下方设有分馏气体出口通道,所述锥形分流锥的两边和中间各设有一块承重条,承重条下部连接承重块,承重块与分馏气体出口通道连接;所述B型模块与A型模块仅U形列管、分流锥的排布位置不同,B型模块的分流锥设置在上方A型模块的两个U形列管之间。本实用新型模块中采用U形列管,使列管受冷热后产生的变形对模块无影响,避免热胀冷缩对整个炉体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壳浮动装配式半焦炉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低价煤(褐煤、长焰煤、弱黏煤、不黏煤)在我国煤炭蕴藏量中约占50%(其中褐煤约13%),产量约占目前总量的30%.如何清洁利用我国丰富的低价煤资源,实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最大化,是新型煤化工产业的重要课题。
低价煤由于含水量、挥发分高,当堆积高度大于2米时易产生自燃,所以不能远距离运输,只能在煤矿附近进行加工,加工方式主要是对煤进行干燥、提质分馏。低价煤在200度以下干燥,去除一定的挥发分和水分后可以长距离运输。低价煤的提质是在干馏设备内将煤在隔离空气的条件下将煤加热到500-650度温度下使煤中的水分、有机气体、煤焦油分离出来,使煤变成半焦俗称兰炭,使低价煤得到高效清洁利用。低价煤的提质是在干馏设备内进行,分内热式和外热式。
内热式都是用燃烧烟气对煤直接加热,因烟气要穿过煤层所以用的煤必须是块煤,粉煤必须筛掉,所产的煤气由于混入了燃烧烟气而热值低利用率不高,熄焦大多数采用水熄焦热量利用率低,焦出焦后再要烘干,产生大量废水、废气,污染严重,因此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我国低价煤主要分布在陕西的陕北、宁夏、内蒙、新疆等地,现在由于机械化开采可用于内热式生产半焦的块煤不足30%,余下70%多的粉煤高效清洁利用是个难题。国内不少大学、研究所、生产企业针对粉煤的清洁利用开发了不少设备,如热载体技术、流化床技术、外热式的回转炉技术等,都因煤在炉内高温下需要机械传动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密封、磨损、煤气中煤尘太多等问题;所以不能长期使用而不能产业化。
目前在正常生产的焦炉、半焦炉,煤在成焦过程中几乎是没有机械传动的,如焦炉只有装煤与推焦,煤在成焦过程中是不动的;而半焦炉中煤在成焦过程中是以煤的自身重力向下移动的,煤移动不需外力,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稳定可靠,但还是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密封性不够带来的跑烟问题,以及半焦炉主体由不锈耐热钢制作而成,而钢材热胀冷缩后的变形对炉体的损伤等等,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管壳浮动装配式半焦炉装置,对粉煤进行加热、气体的分馏、半焦的冷却,加热、冷却气体走管程,粉煤加热、分馏气体出口、半焦冷却走壳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壳浮动装配式半焦炉装置,它包括加煤装置、换热器装置和出焦装置;所述加煤装置包括直煤斗和布煤分流锥,所述布煤分流锥设置在直煤斗的下方,
所述加煤装置下方设置换热器装置,所述换热器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A型模块和B型模块,最上层的A型模块设置在布煤分流锥下方,最下层的B型模块设置在出焦装置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祖良,未经赵祖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8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张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生产车间用环保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