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四晶串蓝光LED搭配黄色荧光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59460.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9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倪晓;王科;吴疆;彭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1L25/075;H01L33/58;H01L33/62;H01L33/50;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安徽申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8 | 代理人: | 梁维尼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四晶串蓝光 led 搭配 黄色 荧光 背光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四晶串蓝光LED搭配黄色荧光背光模组,包括背板、PCB板、反射纸、LED灯珠、透镜、扩散板、量子点膜、棱镜片、扩散片、液晶屏、消光丝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PCB板,PCB板上安装有LED灯珠、透镜;LED灯珠位于在透镜正下方;所述LED灯珠内设置有四个LED芯片,四个LED芯片在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之间串联连接;所述PCB板上安装有多个LED灯珠,LED灯珠外侧四周的PCB板上设置有黄色荧光丝印;黄色荧光丝印沿LED灯珠呈圆形矩阵排列;所述黄色荧光丝印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透镜上设置依次有扩散板、量子点膜、棱镜片、扩散片、液晶屏。本实用新型具有亮度高,成本低,加工速度快,出光均匀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四晶串蓝光LED搭配黄色荧光背光模组,尤其是一种具有亮度高,成本低,加工速度快,出光均匀的基于四晶串蓝光LED搭配黄色荧光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电视行业也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电视相关的技术也在快速的更新中。在目前的电视行业中,背光模组是LCD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液晶提供高效的背光源。按照背光源的LED来分类可以分为:OLED和QLED,目前OLED背光源的技术已经成熟,QLED背光源的电视也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但是由于扩板和亮度等原因的限制,QLED背光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即量子屏显示技术因其相较于传统LCD电视有较大优势:更高的背光源系统色彩转换效率、更低的制造成本等等,在国内市场发展迅速。QLED电视的背光源系统,采用蓝光LED发出蓝光,通过附有红色和绿色量子点的光学材料(QDEF膜片),得到高纯度白光,从而还原出色域更高的画面。
市场的背光LED多使用3V电压的晶片,为满足高亮度和高电压的要求,目前多采取高电压芯片来解决,高压芯片的开发难度较高,需要配合考虑支架、透镜等因素的影响。
QLED背光模组中需要将蓝光LED的光均匀的投布到QDEF膜片上,从而形成高质量的白光源,但是目前的折射或是反射式都会将很多的蓝光集中在透镜正上方,导致透镜上方偏蓝。对背光源的亮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背光LED的亮度是目前重要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亮度高,成本低,加工速度快,出光均匀的基于四晶串蓝光LED搭配黄色荧光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四晶串蓝光LED搭配黄色荧光背光模组,包括背板、PCB板、反射纸、LED灯珠、透镜、扩散板、量子点膜、棱镜片、扩散片、液晶屏、消光丝印;
所述背板上设置有PCB板,PCB板上安装有LED灯珠、透镜;LED灯珠位于在透镜正下方;
所述LED灯珠内设置有四个LED芯片,四个LED芯片在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之间串联连接;
所述PCB板上安装有多个LED灯珠,LED灯珠外侧四周的PCB板上设置有黄色荧光丝印;黄色荧光丝印沿LED灯珠呈圆形矩阵排列;所述黄色荧光丝印的形状为矩形;
所述透镜上设置依次有扩散板、量子点膜、棱镜片、扩散片、液晶屏;
所述扩散板下方设置有消光丝印,消光丝印位于LED灯珠正上方,消光丝印的形状为圆形;消光丝印为黄色油墨丝印;
所述PCB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LED灯珠焊盘,多个LED灯珠焊盘沿PCB板呈矩阵排列;LED灯珠焊盘外侧设置有透镜固定柱定位区;LED灯珠焊盘外侧的PCB板周边设置有第一测试点定位区、第二测试点;两个第二测试点分布在透镜两侧的PCB板上表面;第一测试点定位区位于透镜一侧的PCB板上表面;第一测试点定位区内层设置有导电层;第一测试点、第二测试点、LED灯珠焊盘均贯穿PCB板上表面,并与PCB板内的导电层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9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轴运动控制系统平台
- 下一篇:翻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