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0982.3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竹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金蓉 |
地址: | 618299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肢训练装置,所述上肢训练装置包括一立柱和设置于立柱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设置有用以固定患者上肢的支撑板;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一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立柱内,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的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训练装置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拉伸训练,且可对一名患者的两边上肢同时进行动作训练,训练效率更高,康复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意外受伤或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和康复已经成为现代康复医学和康复工程的研究热点。上肢是人体在生活中的主要运动肢体,能够完成大部分复杂的运动,其运动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自主生活能力。因此,往往需要治疗师对患者上肢进行拉伸训练,现有的拉伸训练,一般都是治疗师徒手握住患者的患肢,通过各种手法辅助患者进行运动。这种训练方式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名治疗师只能同时对一名患者的一边上肢进行动作训练,训练效率低下;另外,为了保证训练效果,往往需要进行不同角度的拉伸训练,以促进上肢的康复效果,然而,目前的拉伸训练装置无法进行不同拉伸角度的需求,适用范围有限,使用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拉伸训练,且可对一名患者的两边上肢同时进行动作训练,训练效率更高,康复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肢训练装置,所述上肢训练装置包括一立柱和设置于立柱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设置有用以固定患者上肢的支撑板;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一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立柱内,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肢训练装置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上肢训练装置左右相对设置,一对所述上肢训练装置之间设置有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一滑轮座,所述滑轮座内设置有一滑轮,所述滑轮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滑轮座内;所述滑轮上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内开设有一通槽,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通槽内,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设有活动球头,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活动球头向匹配的球形凹槽,所述活动球头嵌套于所述球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伸缩杆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密封,所述固定管的密封端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固定管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环内部,所述滑动杆外端设置有活动球头,所述滑动杆内端伸入所述固定管内部且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固定管密封端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限位环内园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端贯穿所述立柱,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后端通过一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用以调节两个支撑杆之间的相对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多个滑杆,所述滑杆底部设置有自锁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弧形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前端设置有用以放置患者手部的手垫,所述手垫内设置有可分别包覆患者手指的指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竹市人民医院,未经绵竹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0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排球扣杀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全自动面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