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厌氧系统三相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3502.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8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坤;黄什阳;徐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产学研(广州)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系统 三相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厌氧系统三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分为上拼装分离器、下拼装分离器以及中拼装分离器,所述下拼装分离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梁,且支撑梁的下方为污水污泥反应区,所述分离器之间设置有两层角钢,所述分离器连接有沼气收集管,且沼气收集管的顶部两侧边底部固定连接有气体收集管,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设置三层拼装分离器,外表面光滑,分离器之间交错设置,有效阻挡颗粒污泥穿越分离造成流失,从而保证反应区的污泥浓度,同时设置的沼气收集管进行回收利用,该三相分离器很好得进行固液气分离,保证出水不夹带污泥,气体不扰动污水,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控,安装使用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相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厌氧系统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生化处理污水过程中应用厌氧反应阶段中,针对污水通过水力跟厌氧微生物反应时,造成部分污泥穿越三相分离器造成跑泥现象,降低了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使污水去除率逐渐降低,同时厌氧污泥流入到好氧池,对好氧池造成一定的冲击负荷,影响整个处理系统。三相分离器设置于厌氧池内,其作用主要用于拦截池内污泥回流到反应区,收集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液体从分离器之间的空隙流出,实现固液气的分离。三相分离器是厌氧池的核心部位之一,分离器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去除率的稳定性。
目前普通三相分离器多存在分离器之间空隙及角度设置不合理,是造成污泥容易随污水跑至液面流出,或者污泥沉积在分离器表面,无法滑落到反应区,造成厌氧池污泥的流失,影响处理效果。因此需要对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加以改进,同时提出一种新型厌氧系统三相分离器,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厌氧系统三相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厌氧系统三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分为上拼装分离器、下拼装分离器以及中拼装分离器,所述下拼装分离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梁,且支撑梁的下方为污水污泥反应区,所述分离器之间设置有两层角钢,且角钢将分离器分割成三层,所述分离器连接有沼气收集管,且沼气收集管的顶部两侧边底部固定连接有气体收集管。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角钢固定连接有分离器的底部两侧,且分离器与角钢之间的空隙固定连接有内部支撑角钢。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拼装分离器位于所述支撑梁的上方,位于所述角钢的下方,且在水平方向并列布置,每个所述下拼装分离器为开口面向所述支撑梁的、开口程度向上逐渐缩小的长三角槽状结构,每个所述下拼装分离器通过其两端固定在所述角钢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拼装分离器位于所述角钢的上方,且在水平方向并列布置,每个所述上拼装分离器为开口面向所述支撑梁的、开口程度向上逐渐缩小的长三角槽状结构,每个所述上拼装分离器通过其两端固定在所述角钢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拼装分离器位于所述角钢之间,且在水平方向并列布置,每个所述中拼装分离器为开口面向顶部沼气收集管的、开口程度向下逐渐缩小的长三角槽状结构,每个所述中拼装分离器通过其两端固定在所述角钢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沼气收集管的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分离器的沼气收集管,且其底部位于污水污泥反应区的上方,所述沼气收集管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贯穿平台的沼气收集管的端口,所述沼气收集管的底部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贯穿分离器的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底部位于污水污泥反应区的上方。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拼装式三相分离器,有效拦截上升污泥稳定在反应层,保证了反应层的污泥浓度,防止颗粒污泥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产学研(广州)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产学研(广州)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3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架台斜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尘节能的道路洒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