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6524.0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5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明;梁鹏;周碧波;郭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27/00;C02F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毒性 预警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属于污水处理监测领域,包括预处理单元、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用来对进入的污水进行粗滤;所述检测单元用来对经过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污水检测是否具有生物毒性;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检测单元中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显示,从而控制阀门的启闭,进而控制污水是否进入污水处理后续单元。本实用新型中预处理单元对进入的污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污水的粗粒杂质,然后污水进入检测单元,污水中是否存在生物毒性对检测单元内的发电微生物发电量会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发电量的不同从而检测出污水中是否含有生物毒性本发明主要应用在污水处理前段,对高的生物毒性污水检测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很大,水污染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已从传统单纯去除污染物的高能耗、资源浪费型向污水资源化处理过渡,并开发了多种新型水处理技术。以活性污泥工艺为主要代表的污水处理工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排放标准的逐渐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水质达标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监测一般仅包含常规指标,例如常规五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但对于进水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尚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对影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性能,造成生产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和水质达标需要关注并做好防范的重点之一。
水质预警系统可在污染事故发生时,对其毒性做出预先评价,对其主要污染物类型进行初步判定,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从而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传统的水质监测手段主要依赖于物化分析方法,依赖复杂大型仪器设备的物化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在线水质预警系统的开发。例如,所测得的污染物浓度是水体中的总浓度,不能反映活体生物的实际暴露浓度及其生物反应,需要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和专业人员操作。
生物预警技术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测受试生物在不同水平上的生物学指标变化来表征水质变化实现预警。当毒性物质流入时,产电微生物活性降低,从而导致产电量下降;营养型物质流入时,产电微生物活性增加,从而导致产电量上升,通过连续测试待测样品毒性度来表示其综合毒性水平。自动控制水样导入至结果计算的全过程,实现水质综合毒性的在线监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及其方法,通过预处理单元对进入的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污水的粗粒杂质,然后污水进入检测单元,污水中是否存在生物毒性对检测单元内的发电微生物发电量会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发电量的不同从而检测出污水中是否含有生物毒性;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污水处理前段,对高的生物毒性污水检测灵敏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用来对进入的污水进行粗滤;所述检测单元用来对经过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污水检测是否具有生物毒性;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检测单元中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显示,从而控制阀门的开闭,进而控制污水是否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单元依次包括格栅间和沉砂区;其中,格栅间用来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沉砂区用来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进一步的,格栅间中,污水依次通过粗格栅、细格栅及配套设施。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发电微生物载体,发电微生物载体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显示记录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不同水质背景设置不同限值,并将不同的限值保存到数据储存模块内;所述显示记录模块连接有电流表或者电压表用来显示当前检测单元中微生物载体发电情况;所述执行模块用来控制检测单元进水管路上阀门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6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