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电容耦合杆的同轴腔体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7044.6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5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兵;饶波;姜树海;杨亚萍;罗文昂;黄华;姚昌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5 | 分类号: | H01P1/205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嘉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6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电容 耦合 同轴 滤波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电容耦合杆的同轴腔体滤波器,它包括:滤波腔体;设于滤波腔体内的第一谐振柱、第二谐振柱以及设于第一谐振柱与第二谐振柱之间的耦合谐振柱;横向穿设于耦合谐振柱上的电容耦合杆;用于将电容耦合杆与耦合谐振柱隔离的绝缘介质;用于盖住滤波腔体的盖板;固定在盖板上且其末端穿过盖板伸入滤波腔体内分别与第一谐振柱、第二谐振柱和耦合谐振柱配合的调谐螺杆;所述电容耦合杆是空心全封闭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材料的温度变化体积膨胀系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也就是减少关键零件(电容耦合杆)的体积,从而从XYZ三个轴坐标的方向上减少线性尺寸的变化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电容耦合杆的同轴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同轴腔体滤波器作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起着选频滤波的重要功能。其中, 同轴腔体滤波器由于具有高Q值,低插损,大功率容量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抑制滤波器通带以外的杂波,提高带外抑制能力,设计上使用电容耦合杆来起到对带外设定频率值的抑制作用,即:传输零点。传输零点:是滤波器传输函数等于零,即在这个频点上能量不能通过网络,因而起到完全隔离的作用。通常带通滤波器在无限远的频点处,其传输函数是趋于零的,称之为无限传输零点,但由于是无限远,因此没有实际意义。在实际设计的带通滤波器中为了使通带外有效大抑制,就需要在一些特定的频点处引入传输零点。这就是电容耦合杆的作用。通过在间隔单腔或多腔的两腔之间增加电容耦合杆,通过其电容耦合杆不同的相移度数来产生在某个谐振频点上的能量传输为零。但是受到电容耦合杆所用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当温度变化时腔体滤波器的电容耦合杆线性尺寸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传输零点的频率值。因此,为了保证腔体滤波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减小甚至消除温度漂移现象带来的传输零点频率漂移是一个技术难题。
现有技术是采取的实心电容耦合杆,当前技术方案是从材料的温度变化线性膨胀系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即当同轴腔体滤波器的温度漂移不达标时,就采取更换线膨胀系数更低的实心电容耦合杆的材料,但如此一来其材料的成本和加工成本的综合会成几十倍的上升。线膨胀系数:铁殷钢特种陶瓷,合成本:特种陶瓷≈10倍殷钢、殷钢≈10倍铁。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4144407U公开了一种滤波器电容交叉耦合结构,滤波器电容交叉耦合结构,包括有滤波腔体、设于滤波腔体内的第一谐振柱、第二谐振柱以及设于第一谐振柱与第二谐振柱之间的耦合谐振柱;所述耦合谐振柱上设有一横向通道;还包括有设于横向通道内的电容耦合杆;所述电容耦合杆与横向通道之间设有绝缘衬托;其中的电容耦合杆就是实心电容耦合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实现对同轴滤波腔体传输零点的温度漂移现象的抑制,只能用更低线性膨胀系数的材料,这样一来成本非常高昂,为此提供一种空心电容耦合杆的同轴腔体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心电容耦合杆的同轴腔体滤波器,它包括:滤波腔体;设于滤波腔体内的第一谐振柱、第二谐振柱以及设于第一谐振柱与第二谐振柱之间的耦合谐振柱;横向穿设于耦合谐振柱上的电容耦合杆;用于将电容耦合杆与耦合谐振柱隔离的绝缘介质;用于盖住滤波腔体的盖板;固定在盖板上且其末端穿过盖板伸入滤波腔体内分别与第一谐振柱、第二谐振柱和耦合谐振柱配合的调谐螺杆;所述电容耦合杆是空心全封闭式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介质包覆在调谐螺杆表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容耦合杆通过快速成型加工而成。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滤波腔体两端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滤波腔体内的一端具有耦合盘。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通过盖板螺钉固定在滤波腔体顶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的顶面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调谐螺杆的上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器通过连接器螺钉安装在滤波腔体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7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组装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超宽带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