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力值吸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0149.7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伟;颜亮;王荣祥;杜蕴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力值吸能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力值吸能器,包括卷曲部和非卷曲部,所述非卷曲部呈圆柱形,所述卷曲部的第一端沿所述非卷曲部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非卷曲部固定连接,所述卷曲部沿所述非卷曲部的周向至少缠绕一圈;所述卷曲部的第二端自由设置,所述卷曲部的厚度自第二端向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优点是:吸能器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加工、成本低,吸能器的厚度逐渐变化,使其在吸能的整个拉伸行程中,吸能力值逐渐上升,可有效缩短体重较大者的冲击行程,使其在坠机事故时依旧保持较为良好坐姿,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力值吸能器。
背景技术
为保障驾驶员及乘的生命安全,直升机座椅大多具备抗坠毁功能,其中的关键部件就是吸能器。飞机坠地时产生高冲击能量,吸能器受到的冲击力达到启动载荷,吸能器发生塑性变形吸收大部分能量后,将较小的能量传递给驾驶员或乘客,从而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常见的吸能器有扩张管和翻转管两种,外形为细长圆柱体,一端连接座椅骨架,另一端连接座面。这两种吸能器都是利用薄壁管作为它们的吸能元件,最大特点是在整个冲击行程中吸能力值保持不变。而人的体重相差较大,驾驶员体重从60kg到90kg不等,乘员携带装备时重量可以达到120kg。当最大体重者乘坐时,一旦发生坠机事故,吸能器展开行程是最小体重者的3到4倍,座面下降幅度很大,身体很难保证正常坐姿,严重时会导致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力值吸能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力值吸能器,包括卷曲部和非卷曲部,所述非卷曲部呈圆柱形,所述卷曲部的第一端沿所述非卷曲部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非卷曲部固定连接,所述卷曲部沿所述非卷曲部的周向至少缠绕一圈;所述卷曲部的第二端自由设置,所述卷曲部的厚度自第二端向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卷曲部和所述非卷曲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卷曲部为弹性件,能够缠绕在所述非卷曲部上或伸展开;所述卷曲部伸开后呈长条形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卷曲部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非卷曲部沿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设置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第二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吸能器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加工、成本低,吸能器的厚度逐渐变化,使其在吸能的整个拉伸行程中,吸能力值逐渐上升,可有效缩短体重较大者的冲击行程,使其在坠机事故时依旧保持较为良好坐姿,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能器伸展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能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能器的吸能力值变化示意图。
图中:1、卷曲部;2、非卷曲部;3、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变力值吸能器,包括卷曲部1和非卷曲部2,所述非卷曲部2呈圆柱形,所述卷曲部1的第一端沿所述非卷曲部2 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非卷曲部2固定连接,所述卷曲部1沿所述非卷曲部2的周向至少缠绕一圈;所述卷曲部1的第二端自由设置,所述卷曲部1的厚度自第二端向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卷曲部1和所述非卷曲部2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0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骨科临床用手术器械
- 下一篇:一种中空式隔音GRC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