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部全平导电夹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2765.6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苏丹;谢敏;宛卓逸;李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颢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83 | 代理人: | 兰玉华 |
地址: | 2155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部 导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部全平导电夹块,该方案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设于主体底部的导电接触面和凸出于主体顶部的安装部;所述导电接触面为平整平面;所述安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安装部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该方案取消了原先圆环面的设计,改为整个正平面,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使得单位产生热量大大减少,避免了CFC底部损坏的情况发生,也不容易产生电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导电夹块,具体涉及一种顶部全平导电夹块。
背景技术
目前运用在EPIC BAR(导电板)上的导电夹块顶部为圆环状,由于接触面积小无法快速将电流导走从而导致顶部圆环处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此状态容易将CFC(导流板)底面顶出一个坑,且由于面积小,夹块与CFC底部刚接触时容易产生电弧,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顶部全平导电夹块。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顶部全平导电夹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设于主体底部的导电接触面和凸出于主体顶部的安装部;所述导电接触面为平整平面;所述安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安装部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使用时,通过安装部安装在导电板上,然后通过导电接触面来接触导流板,由于导电接触面为平整平面,相比原先采用圆环面来接触的方式,本方案的接触面积更大,当需要导出的电流一样的情况下,截面积越大,所需时间就越少,从而能比原设计多一点时间来散热,且因截面积比原设计大,单位面积下所受的热量比原设计要小很多,不容易因高温而将导流板底部顶坏;原设计圆环改成全平面后易于加工,省去了车加工圆环的步骤;夹块面积变大后能更好的与导流板底部接触,原设计的夹块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将导流板底部顶出一个圆环凹坑,如果继续使用会导致接触不良,所以必须及时将导流板拆下后将凹坑填补并打磨光滑后才能继续使用,如果换成全平垫块在导流板有效期内不会产生凹坑,已经被圆环夹块顶出凹坑的导流板也能继续使用全平垫块不受影响,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有可拆卸的散热块,且所述散热块上设有用于避让安装部的避让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与主体之间设有导热硅脂。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外覆有氧化膜。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有供散热块安装的安装孔,所述散热块底部设有与安装孔配合的安装柱。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散热块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为全金属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通过铝合金或铜合金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表面涂覆有石墨烯涂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的等轴侧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导电接触面;3、安装部;4、散热块;5、避让孔;6、安装柱;7、散热鳍片;8、散热风扇;9、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颢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颢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2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伏板的高透光FEP薄膜
- 下一篇:一种升降可调节的导线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