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卸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2825.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江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针器,包括用于取下针头的取针钳和用于将取针钳固定在利器盒上的固定夹,所述取针钳在固定夹上可上下翻转。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不通过医护人员的直接接触卸下不同类型的针头且适用范围较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针器,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注射后,需要将针头卸下,置入专门的针头储存箱内,如医疗专用利器盒等,以避免交叉感染,而卸下针头时,医护人员会不小心被针头刺伤,一旦被刺伤,可能会病毒感染,十分的危险。
现有技术中有设备可以辅助医护人员卸下针头,可以避免医护人员与针头直接接触,防止刺伤,但是部分针头,如胰岛素针头,是通过螺纹拧紧固定在针筒上的,此类针头无法通过普通的设备辅助卸下,还是要医护人员直接接触针头进行拆卸,适用范围不够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针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不通过医护人员的直接接触卸下不同类型的针头且适用范围较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卸针器,包括用于取下针头的取针钳和用于将取针钳固定在利器盒上的固定夹,所述取针钳在固定夹上可上下翻转;上述取针钳的设置,可以夹紧针头,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针筒,将螺纹拧紧的针头卸下,避免了直接接触且实现了对螺纹拧紧的针头的拆卸,且可以对其他不同类型的针头进行拆卸,而固定夹的设置,使得取针钳可以固定在利器盒上,使得卸下的针头可以直接掉落至利器盒内,最大程度的避免医护人员在卸针头的过程中与针头直接接触,保证了安全性,同时取针钳在不用时可以转动至利器盒内,减小空间占用,同时固定夹使得该卸针器可以随时拆卸,转移,且适用各种规格的利器盒,极大的增加了该卸针器的适用范围,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取针钳的钳口内侧设有多个凹槽;上述凹槽的设置,以便于加强与针头之间的固定力,避免转动针筒时,针头发生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取针钳的旋转销底端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固定夹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上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设置,使得取针钳可以通过旋转轴朝利器盒内转动,减少空间占用,且可以随时取用,十分的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柱上与取针钳的钳口同向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弧形导向杆,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与弧形导向杆相配合的弧形导向筒;上述弧形导向杆和弧形导向筒的配合设置,以便于增加对取针钳转动角度的限制,避免取针钳向下转动时敲击利器盒而导致利器盒和取针钳的损坏,且避免敲击产生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向筒内设有与弧形导向杆连接的复位弹簧;上述复位弹簧的设置,以便于在将针头拆卸后,控制卸针钳复位,自动翻转至利器盒内,避免卸针钳裸露在外造成误伤,或误触导致病毒干扰。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向杆上位于弧形导向筒内的端部外壁上设有环形外凸起,所述弧形导向筒的端部开口处设有用于阻挡环形外凸起的环形内凸起;上述环形外凸起和环形内凸起的设置,可以对卸针钳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定,避免在移动利器盒时弧形导向杆脱离弧形导向筒,而导致卸针钳朝外翻转,造成误触或误伤。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不通过医护人员的直接接触卸下不同类型的针头且适用范围较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未经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2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组件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