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3067.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4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曹任;曹珺;谢志光;陈毅力;谢志武;彭珍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任空调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2;F24F12/00;F24F13/06;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新风 空气调节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新风机、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出气管道安装在室内,新风机用于控制室外的空气通过进气管道向室内流动和室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道向室外流动,所述进气管道设置有出风装置,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为球形壳体,进气管道通过出风罩与室内连通,出风罩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通气孔在出风罩上均匀分布。由于出风罩为球形,因此空气通过通气孔从出风罩由内向外流动的过程中,空气从出风罩向四周流动,达到了新风空气调节系统流向室内的新鲜空气扩散能力更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风系统是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能够将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最终达到更换室内空气的效果。
参照图1,现有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新风机1、进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3,所述进气管道2与所述出气管道3安装在室内,新风机1用于控制室外的空气通过进气管道2向室内流动和室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道3向室外流动。在使用过程中,新风机1能够控制室外的空气通过进气管道2向室内流动,同时还能够控制室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道3向室外流动,达到了更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进气管道2中室外的气体会向室内流动,进气管道2中流出的空气在管道出气口的位置较为集中,在远离进气管道2出气口的位置室外流入的新鲜空气浓度较低,从而使新风空气调节系统流向室内的新鲜空气扩散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新风空气调节系统流向室内的新鲜空气扩散能力更好,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新风机、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出气管道安装在室内,新风机用于控制室外的空气通过进气管道向室内流动和室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道向室外流动,所述进气管道设置有出风装置,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为球形壳体,进气管道通过出风罩与室内连通,出风罩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管道向室内流动过程中,进气管内的空气会从出风罩流向室内,由于出风罩为球形,因此空气通过通气孔从出风罩由内向外流动的过程中,空气从出风罩向四周流动,达到了新风空气调节系统流向室内的新鲜空气扩散能力更好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万向竹节管,出风罩与进气管道之间通过万向竹节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房屋内调节万向竹节管,此时出风罩的高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出风罩适用性更高,达到了提高新风空气调节系统适用性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出风罩与进气管道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风空气调节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出风罩的通气孔处会积存一些灰尘,此时可以相对进气管道拆卸掉出风罩,然后对出风罩进行清理后重新安装,此时进入室内的空气携带的灰尘较少,达到了提高通过新风空气调节系统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度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沿出风罩直径方向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道中的新鲜空气会沿着通气孔的开设方向流通至室内,多个通气孔都沿出风罩直径方向开设时,能使出风罩周围的新鲜空气扩散更加均匀,达到了提高通过新风空气调节系统进入室内的空气扩散均匀度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室内新风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热量回收装置,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第一导热层与第二导热层均固定连接在外壳内,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任空调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大任空调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3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悬臂式气力破粘壁装置
- 下一篇:集装箱称重偏载无人值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