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灵敏度可调的光纤氢气传感头及氢气传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3184.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9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雷施尔光电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可调 光纤 氢气 传感 系统 | ||
1.一种灵敏度可调的光纤氢气传感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氢气传感头为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A或透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B,具体包括气室(1)、设置在气室(1)其中一侧的第一准直器(2)和设置在气室(1)内的玻片组(3),在气室(1)上开设有进气孔(4)与出气孔(5),所述第一准直器(2)部分置于气室(1)内,其置于气室(1)外的部分与第一光纤(6)连接,所述玻片组(3)包括多块平行设置在气室(1)内且镀有氢敏薄膜的玻璃基片;
当光纤氢气传感头为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A时,在气室(1)内与第一准直器(2)相对的侧面安装有反射镜(7),所述反射镜(7)与多块玻璃基片平行,且第一准直器(2)、玻片组(3)以及反射镜(7)置于同一直线上;
当光纤氢气传感头为透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B时,在气室(1)与第一准直器(2)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准直器(8),所述第二准直器(8)部分置于气室(1)内,且第二准直器(8)置于气室(1)外的部分与第二光纤(15)连接,所述第二准直器(8)与多块玻璃基片平行,且第一准直器(2)、玻片组(3)以及第二准直器(8)置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敏度可调的光纤氢气传感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4)与出气孔(5)设置在气室(1)的不同侧,且进气孔(4)和出气孔(5)不与第一准直器(2)和反射镜(7)或第二准直器(8)在同一侧面上,进气孔(4)设置在临近第一准直器(2)的位置,出气孔(5)设置在临近反射镜(7)或第二准直器(8)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敏度可调的光纤氢气传感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组(3)镀在玻璃基片采用K9玻璃基片,K9玻璃基片上的氢敏薄膜为Pt/WO3纳米薄膜或者Pd/WO3纳米薄膜。
4.一种灵敏度可调的光纤氢气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A,所述传感系统还包括半导体激光器(9)、光纤分束器(10)、参考光路(11)、传感光路(12)和数据处理终端(13),所述参考光路(11)包括第一环形器(110)、第一光电探测器(111)和不流通气体的第一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12),所述传感光路(12)包括第二环形器(120)、第二光电探测器(121)、第一光开关(122)和多个流通气体的第二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23);所述半导体激光器(9)的光输出端与光纤分束器(10)的光输入端连接,光纤分束器(10)的光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器(110)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环形器(120)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环形器(110)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12)信号连接,第一环形器(110)的第三端口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11)的光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电探测器(111)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终端(13)的信号连接;第二环形器(120)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一光开关(122)与多个第二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23)信号连接,第二环形器(120)的第三端口与第二光电探测器(121)的光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电探测器(121)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终端(13)的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灵敏度可调的光纤氢气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9)射出激光经光纤分束器(10)分成两路分别用于参考光路(11)和传感光路(12),所述参考光路(11)中的激光经第一环形器(110)入射至第一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12),第一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12)反射回来的激光再经第一环形器(110)输出,并由第一光电探测器(111)转换成电信号后送至数据处理终端(13);所述传感光路(12)中的激光经第二环形器(120)入射至第一光开关(122),经第一光开关(122)分成多路后分别送至多个第二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23),第二反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头(123)反射回来的激光再经第一光开关(122)和第二环形器(120)入射至第二光电探测器(121),并由第二光电探测器(121)转换成电信号后送至数据处理终端(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雷施尔光电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雷施尔光电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31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输送上料产线
- 下一篇:一种金属工件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