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木陶艺生产加工用拉坯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4870.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杜见勇;韩金;王邻;嵇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武当窑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2 | 分类号: | B28B1/02;B28B17/00;B08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木 陶艺 生产 工用 拉坯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木陶艺生产加工用拉坯机,涉及陶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脚踏调速控制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位于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电池,所述主箱体的内部位于电池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橡胶垫、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当操作者在转盘上进行拉胚操作时,操作者将手臂搭在支撑板上,通过支撑板顶端设置的橡胶垫来减少操作者手臂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将支撑板进行固定,避免支撑板不稳定影响操作者进行拉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草木陶艺生产加工用拉坯机。
背景技术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现有的拉胚机在使用完成后不能自动的对拉胚机进行清理,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这样不仅费时又费力而且还浪费人力资源,操作者的手部位置由于长时间的悬空操作,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酸麻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拉坯的效率,不能对操作者手臂进行辅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能自动对拉胚机进行清理与不能对操作者手臂进行辅助的问题,提供一种草木陶艺生产加工用拉坯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木陶艺生产加工用拉坯机,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脚踏调速控制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位于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电池,所述主箱体的内部位于电池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一侧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顶端连接有转盘,所述主箱体的顶端连接有副箱体,所述副箱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底端连接有铜管,所述副箱体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连接有高压喷头,所述副箱体的内部位于丝杆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副箱体的两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软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转轴与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副箱体的内部位于底端开设有两组与橡胶塞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铜管与副箱体底端安装孔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与副箱体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与副箱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块的底端连接有多组高压喷头,多组所述高压喷头等距离分布在移动块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橡胶垫、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当操作者在转盘上进行拉胚操作时,操作者将手臂搭在支撑板上,通过支撑板顶端设置的橡胶垫来减少操作者手臂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来增加操作者的舒适性,避免操作者的手部位置由于长时间的悬空操作,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酸麻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拉坯的效率,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将支撑板进行固定,避免支撑板不稳定影响操作者进行拉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武当窑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武当窑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4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