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室内排烟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5839.1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黎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凌志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室内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室内排烟艾灸器,包括内套筒、外套筒、艾条推进杆和排烟软管,内套筒设于外套筒的内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有排烟通道,外套筒的顶部和内套筒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外套筒的底部设有阻燃网罩,外套筒的外部设有若干排烟孔,若干排烟孔的高度不同,内套筒的顶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内螺纹;艾条推进杆设于封盖的通孔内,艾条推进杆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艾条推进杆的底部固接有推板,推板设于内套筒内;排烟软管至少有一个,排烟软管活动连接于排烟孔上,排烟软管上设有波纹段,排烟软管远离排烟孔的一端连接有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安全,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理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室内排烟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其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艾灸器是人们经常使用到的艾灸器材,但是艾条燃烧会冒烟,污染室内空气,现有的艾灸器绝大多数没有排烟的功能,有排烟功能的艾灸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繁琐,但根据艾条燃烧时的环境不同,艾条然后后烟气聚集的位置不同,以及艾条燃烧量的不同,排出的烟气量也不同,因此,本方案提供一种新型室内排烟艾灸器,陈本低使用方便,而且能够针对不用艾条燃烧的效果选择排放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室内排烟艾灸器,其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一种新型室内排烟艾灸器,包括内套筒、外套筒、艾条推进杆和排烟软管,所述内套筒设于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之间设有排烟通道,所述外套筒的顶部和所述内套筒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外套筒的底部设有阻燃网罩,所述外套筒的外部设有若干排烟孔,所述若干排烟孔的高度不同,所述内套筒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艾条推进杆设于所述封盖的通孔内,所述艾条推进杆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所述艾条推进杆的底部固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设于所述内套筒内;
所述排烟软管至少有一个,所述排烟软管活动连接于所述排烟孔上,所述排烟软管上设有波纹段,所述排烟软管远离所述排烟孔的一端连接有风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排烟孔至少有三个,所述排烟孔的上设有第二密封盖,当所述排烟孔连接所述排烟软管时,取下第二密封盖;当所述排烟孔无需连接所述排烟软管时,盖上所述第二密封盖。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均为PVC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艾条推进杆为螺杆,转动所述艾条推进杆时,所述推板在所述内套筒之间滑动,所述推板与所述内套筒之间无缝滑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风机的风力方向是自所述排烟软管靠近所述排烟孔的一端向所述排烟软管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底部设置阻燃网罩,既可以防止艾条燃烧时灰烬外溅,保证艾灸的安全性,又可以保证艾条充分燃烧,艾条燃烧后的烟气向上不会从阻燃网罩中溢出;
(2)外套筒上设置多个高度不同的排烟孔,当艾条燃烧烟气较多,一个排烟软管无法快速将烟气排出时,可以连接多个排烟软管,而且,多个排烟孔的高度不同,烟气分段排出,排烟更彻底;
(3)通过风机对烟气进行排放,防止污染室内空气,艾灸治疗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凌志,未经黎凌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5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90度无动力弯道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维移动坐标重建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