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6349.3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苏华;殷洪海;彭涛;胡一峰;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M11/18;B66F17/00;B60R11/04;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陆文俊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作业 监控 指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监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若干观察部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AI计算和控制模块及第一电源部,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视频成像模块及麦克风模块,所述观察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摄像头、语音播放部及警示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放置有第二电源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带动所述定位摄像头进出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伸缩组件,控制第一壳体内部定位摄像头进出第一壳体,在装置未使用的情况下,避免定位摄像头别第一壳体外的力量碰触而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监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供电系统进行高空带电作业时,由于高空及带高压电的特殊性,施工人员具有极大的操作危险性:首先是容易发生误操作,由于没有注意到的操作失误导致送电事故的发生。在点杆塔没有进行断电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就进行带电作业,就容易造成触电危险。其次就是带电作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高空中完成的,如果作业人员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失守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比如工作人员在点杆塔上移动位置时,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很大。带电作业存在很多的危险,而现有的系统不能实时对施工人员进行监控指导,来防止作业人员出现在不安全的位置以及实时监控作业人员是否安全的操作,非常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包括若干观察部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AI计算和控制模块及第一电源部,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视频成像模块及麦克风模块,所述观察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摄像头、语音播放部及警示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放置有第二电源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带动所述定位摄像头进出所述第一壳体内部。
通过该结构,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箱规定操作人员的操作范围,操作人员调节伸缩组件使定位摄像头进出第一壳体,当使用时,定位摄像头位于第一壳体外部,当不使用时,定位摄像头位于第一壳体内部,避免在不适用定位摄像头时,定位摄像头遭到外力撞击而损坏,提高了定位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一端固定有旋钮;
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端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蜗轮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管,所述第一螺管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定位摄像头与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相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穿过所述第一蜗轮及所述第一螺管并进入所述第一螺杆内部;
所述方形杆与所述第一蜗轮转动连接;
所述方形杆与所述第一螺管转动连接;
所述方形杆与所述第一螺杆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着所述定位摄像头。
通过该结构,操作人员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一蜗杆围绕第一固定杆转动。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转动。第一蜗轮带动第一螺管转动,因为第一螺管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又因为方形杆不随着蜗轮转动而转动,且方形杆限制了第一螺杆的转动,当蜗轮转动时,第一螺管带动第一螺杆沿着方形杆所在直线方向运动,使定位摄像头运动至第一壳体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6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日光偏转百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潮隔音地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