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电梯免维护安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7447.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9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朱小云;车超超;丁明芳;李少弘;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2 | 分类号: | B66B5/12;B66B5/18;B66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吴绍群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电梯 维护 安全 制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免维护安全制动装置,家用电梯包括轿厢以及位于轿厢两侧的T型导轨,轿厢底部能够与地面接触以通过地面支撑轿厢,还包括提升组件和两个刹车组件,两个刹车组件分别与各换向轮对应,刹车组件包括张紧轮组件、弹性组件以及制动组件,张紧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张紧轮,第一连杆形成滑槽,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至第二连杆,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并能够沿滑槽滑动,张紧轮设置于第二连杆且位于换向轮上部,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的范围为40°~50°。第三连杆在第一连杆形成的滑槽内滑动时更加顺畅,避免出现锁死,影响制动组件的制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梯免维护安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住宅形式向高层楼房、别墅的趋势发展。在高层楼房的建设过程中,会单独设计电梯井道,大多使用曳引式电梯,具有相对完善独立的控制及运行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相对成熟;而在别墅这类低层建筑中,别墅的层高一般设计为两层或三层,大多数别墅中不会设计电梯,而且因为曳引式电梯的整套设备结构复杂,需要配备井道,会占用很大空间,考虑到占用空间问题和曳引式电梯的造价问题,大多数别墅中都没有安装电梯,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大,老年人居住在别墅中靠楼梯上下楼很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市场上对小型家用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现有技术中小型的家用电梯一般是在楼层之间设置一种无井道式的立式导轨,轿厢通过卷筒收放绕在两个换向轮上的两根钢丝绳实现升降,当钢丝绳断裂时,轿厢便会有掉落的风险,虽然现有的家用电梯中具有制动装置,但制动装置需要有触发结构,以在钢丝绳断裂时及时触发制动装置,例如通过触发结构的移动来进行触发,而当触发结构在进行移动过程中运行至死点位置时,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这样无法及时触发制动装置,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梯免维护安全制动装置,能够提高刹车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家用电梯免维护安全制动装置,家用电梯包括轿厢以及位于轿厢两侧的T型导轨,轿厢底部能够与地面接触以通过地面支撑轿厢,还包括提升组件和两个刹车组件,提升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轿厢顶部的换向轮、设置于轿厢顶部的卷筒以及缠绕于卷筒的钢丝绳,钢丝绳由换向轮换向后向上延伸至T型导轨顶端;两个刹车组件分别与各换向轮对应,刹车组件包括张紧轮组件、弹性组件以及制动组件,张紧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张紧轮,第一连杆形成滑槽,第一连杆具有与第一固定架铰接的第一铰接端,第二连杆具有与第一固定架铰接的第二铰接端,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至第二连杆,另一端设置于滑槽并能够沿滑槽滑动,张紧轮设置于第二连杆且位于换向轮上部,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的范围为 40°~50°;弹性组件包括与第一连杆固定的第二固定架以及设置于第二固定架的弹性件,钢丝绳由换向轮换向后压紧于张紧轮以使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钢丝绳与张紧轮分离以使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制动组件设置于弹性组件下方,制动组件包括制动件以及分别连接制动件和弹性组件连接的第四连杆,制动件具有限制轿厢移动的锁紧状态和允许轿厢移动的敞开状态,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制动件处于敞开状态,弹性件由压缩状态切换至自由状态时,第四连杆向上移动以使制动件由敞开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
进一步地,换向轮设置于第一固定架内,滑槽形成于换向轮侧部。
进一步地,第一铰接端与第二铰接端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形成A型结构。
进一步地,第四连杆包括固定于第二固定架的第四上连杆和与第四上连杆铰接的第四下连杆,制动件设置于第四下连杆远离第四上连杆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7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