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用叉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7470.8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0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21/06 | 分类号: | A47G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用叉勺,包括勺本体,勺本体的勺端一体连接有叉齿。本实用新型集叉、勺于一体,既取菜又可舀汤不仅减少公用餐具使用数量,使人们用餐更便利,而且与私筷结构差异明显,使用时易于区分,可有效避免餐具过多混淆使用,达到阻隔病菌传播途径的目的,同时叉勺一体结构减少工作人员对多种公用餐具的区分、消毒、清洗餐具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公用叉勺。
背景技术
中国人的习惯就是家庭、餐厅圆桌式就餐,极少使用公筷、公勺,这种就餐习惯既不卫生又易传染疾病,有数据表明,传染性疾病与饮食就餐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极大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以减少感染概率,所以在我国推广、鼓励全民使用公筷、公勺势在必行。
目前的公筷、公勺、公叉都是相互独立的,用餐时使用餐具多,不易区分,尤其公筷只是加一双颜色不同的筷子更是容易记错拿混,达不到阻断病菌的效果,而且筷子着色剂不环保;其次多种公用餐具不仅使用者用起来不方便,而且饭店工作人员需要对多种公用餐具进行区分并清洗、消毒,无疑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叉勺一体,用餐方便的公用叉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餐方便、易于区分并且集叉勺于一体的公用叉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用叉勺,包括:
勺本体,所述勺本体的勺端一体连接有叉齿。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公用叉勺,集叉、勺于一体,既取菜又可舀汤不仅减少公用餐具使用数量,使人们用餐更便利,而且勺本体与私筷结构差异明显,使用时易于区分,可有效避免餐具过多混淆使用,达到阻隔病菌传播途径的目的,同时叉勺一体结构减少工作人员对多种公用餐具的区分、消毒、清洗餐具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勺本体包括:
勺柄;
勺头,所述勺头尾端与所述勺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勺头头端具有所述叉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勺柄便于拿握使用方便,叉勺一体结构,使用时易与私筷区分,避免混用达到阻隔病菌传播途径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勺柄包括:片状握持部和连接杆部,片状握持部一侧与所述连接杆部一端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杆部另一端与所述勺头尾端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握持部远离所述连接杆部的另一侧向下弯折形成一挂钩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片状握持部便于拿握,使用便利,挂钩部可以挂在碗边,不仅放置方便而且可避免滑入碗中给用餐带来不便。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握持部的弯折处开设有酒瓶开启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酒瓶开启口可以代替开瓶器开启瓶盖,用餐更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握持部上位于所述酒瓶开启口两侧的位置设置有八字镂空孔。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握持部上表面靠近所述八字镂空孔的位置压印有多个公字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酒瓶开启口与八字镂空孔构公字状以及握持部上的公字纹标识醒目,便于用餐者区分公共餐具和私用餐具,避免公私餐具混用,达到隔离病菌传播途径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勺头的勺底压印有口字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7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