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着陆雷达模拟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8896.5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革;周鹏;王传刚;卢翰;臧传蕾;田沿平;李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
主分类号: | G09B9/54 | 分类号: | G09B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袁瑞红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着陆 雷达 模拟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着陆雷达模拟训练装置,该装置的核心部分是四套STM32开发板、一台操显计算机、雷达控制器及其响应终端,四套STM32开发板分别为STM32‑1模拟控制板、STM32‑2波形产生板、STM32‑3插座插针查询板和STM32‑4模拟检测板;实现了雷达模拟装置器件故障的设置、状态读取与指示,机柜和分机后面板插座插针的检测判断,插针信号与雷达故障联动响应等逻辑功能,达到了着陆雷达的操作控制、状态指示、显示画面和波形测试等模拟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模拟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着陆雷达模拟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设备一般具备操作繁琐、原理复杂、体格昂贵等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目训练以全面和快速提高此类设备保障人员的业务水平,历来是备受关注和尝试突破的关键性训练问题,这一问题在军事装备保障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和急迫。其中,基于嵌入式系统研制和集成设备模拟训练装置并有针对性开展装备操作、维护、测试和检修等业务训练,具有训练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促进设备岗位人员生成保障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着陆雷达是一个复杂的、昂贵的、大型的电子系统,信号电压、频率、功率覆盖范围广,信号形式多,且随着器件性能变化而变化。如何快速提升雷达保障人员业务水平,历来是军队面临的训练难题。利用实际雷达开展业务训练具有成本高、安全性差、保障时间冲突等问题;利用通用仪器产生雷达真实信号,具有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着陆雷达模拟训练装置,用以解决实际雷达开展业务训练成本高、安全性差、保障时间冲突以及利用通用仪器产生雷达真实信号具有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着陆雷达模拟训练装置,包括四套STM32开发板、一台计算机和、雷达控制器及其响应终端(以按钮、指示灯等形式分布于着陆雷达四个机柜中),四套STM32开发板分别为STM32-1模拟控制板、STM32-2波形产生板、STM32-3插座插针查询板和STM32-4模拟检测板;
所述STM32-1模拟控制板的GPIO接口与各机柜控制台开关以及各器件故障拨码开关相连,用于实时读取和存储雷达模拟训练装置各机柜控制台开关和设置的各器件故障拨码开关的状态;
所述STM32-2波形产生板通过RS232串口接收来自STM32-1模拟控制板的雷达状态数据包,解析后依据雷达实际工作逻辑,在信号测试孔呈现对应波形;
所述STM32-3插座插针查询板利用GPIO接口与待检测插座插针连接,用于检测和查询机柜后面板插座插针的模拟探针接触状态,并把结果利用CAN通信实时传送至所述STM32-4模拟检测板中;
所述STM32-4模拟检测板功能类似于示波器,通过WIFI从所述STM32-1模拟控制板读取雷达器件故障状态数据包,并依据雷达实际工作逻辑显示被探测插座插针的信号波形;板上设有SD卡,用于存储机柜后面板各插座插针的故障状态和正常状态信号波形图;
所述操显计算机通过RS232串口与所述STM32-1模拟控制板连接,实时接收雷达器件故障拨码开关以及各机柜控制台开关的雷达状态,并依据雷达实际工作逻辑在显示控制软件中予以显示;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给所述模拟训练装置和雷达天线提供电源和部分操作控制,比如控制雷达天线的运动。
所述STM32-4模拟检测板上设有模拟探针,模拟探针与插座插针接触后,STM32-3插座插针查询板实时查询STM32-4模拟检测板模拟探针在机柜插座及其插针的接触状态。
所述STM32-4模拟检测板上还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模拟被探测插座插针的检测结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还可设有声光报警器,用于当出现查询结果错误时发出声光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8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气动吸尘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