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效制作竹原精纤维的揉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0964.1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7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虎根;郑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虎根 |
主分类号: | D01B1/50 | 分类号: | D01B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效 制作 竹原精 纤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制作竹原精纤维的揉撕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的揉压齿辊组以及揉撕齿辊组,所述揉压齿辊组包括沿进料方向布置于进料前端的第一揉压齿辊组以及布置于揉撕齿辊组后端的第二揉压齿辊组,所述揉撕齿辊组设置有若干组,均布置于所述第一揉压齿辊组以及所述第二揉压齿辊组之间,在揉压齿辊旋转力的作用下,将进入齿轮之间的竹片压紧并输送到后道揉撕齿辊,利用圆角深槽即增加竹片与斜齿辊附着接触面的揉撕力,又避开凹凸槽锐角对竹片纤维的折断的损伤。将竹原纤维揉撕成更细更软的纤维丝输出。能够使纤维长度损伤以及纤维强度损伤均控制在5%以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纤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效制作竹原精纤维的揉撕机构。
背景技术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
竹原纤维的分子结构呈空隙毛细管状,会瞬间吸收和蒸发大量水分。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近年来,竹原纤维逐渐代替棉、麻、毛、棕、木等纤维,成为现代工业、工程、民用等应用广泛的新型原材料。
在传统的取纤维过程中,压碎分解时容易造成纤维折裂、损伤,分散细化差,在该过程中,纤维长度损伤率高达50%,而纤维强度损伤率在40%左右,使最终的取纤率仅能达到60%,提取效率不高,而制成的纤维木质素含量高,纤维细度、强力及韧性达不到纺织纱线的要求,且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效制作竹原精纤维的揉撕机构,通过揉撕机构改善传统工艺中的压碎分解造成纤维丝损伤严重的情况,从而使纤维长度损伤以及纤维强度损伤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高效制作竹原精纤维的揉撕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的揉压齿辊组以及揉撕齿辊组,所述揉压齿辊组包括沿进料方向布置于进料前端的第一揉压齿辊组以及布置于揉撕齿辊组后端的第二揉压齿辊组,所述揉撕齿辊组设置有若干组,均布置于所述第一揉压齿辊组以及所述第二揉压齿辊组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揉压齿辊组包括垂直于进料方向上下布置的第一上揉压齿辊和第一下揉压齿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揉压齿辊组包括垂直于进料方向上下布置的第二上揉压齿辊和第二下揉压齿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上揉压齿辊、所述第一下揉压齿辊、所述第二上揉压齿辊以及所述第二下揉压齿辊的表面齿槽于加工方向呈0~3度设置,所述第一上揉压齿辊与所述第一下揉压齿辊之间设置有1.5~1.8mm间隙,所述第二上揉压齿辊以及所述第二下揉压齿辊之间设置有0.15~0.18mm可调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揉撕齿辊组设置有三组,包括第一揉撕齿辊组、第二揉撕齿辊组以及第三揉撕齿辊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揉撕齿辊组包括第一前上揉撕齿、第一前下揉撕齿辊、第一后上揉撕齿辊以及第一后下揉撕齿辊,水平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前上揉撕齿辊的表面齿槽与第一后上揉撕齿辊的表面齿槽以及所述第一前下揉撕齿辊表面齿槽与第一后下揉撕齿辊表面齿槽均沿进料方向设置有6~9度的倾斜,且所述第一前上揉撕齿辊的表面齿槽与第一后上揉撕齿辊的表面齿槽互为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前下揉撕齿辊表面齿槽与第一后下揉撕齿辊表面齿槽互为镜像设置,竖直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前上揉撕齿辊与所述第一前下揉撕齿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后上揉撕齿辊与所述第一后下揉撕齿辊之间均设置有0.8~1.2mm可调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虎根,未经徐虎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0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晃效果佳的铁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