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1058.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细刚;丁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天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汪发成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支流北岸片D-XB-***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胶 生产 测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熔压敏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针对人工手持测温计存在一定危险性,测温计易掉落,无法对反应釜内不同深度位置的热熔压敏胶的温度进行稳定测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安装盖、操作板、水平轴、测温计本体和垂直螺栓,安装盖中部开设有中窗,水平轴通过轴承座贯穿安装在固定板上,且水平轴的末端焊接固定有主动齿轮,并且主动齿轮的边侧设置有垂直板,垂直板外侧焊接固定有背凸板,且背凸板与稳定槽内壁贴合,安装盖上部开设有侧窗。本实用新型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反应釜加料口处,并能便捷的调节和固定测温计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令测温计可以稳定工作,并且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隔离保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压敏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热熔压敏胶,是压敏胶的一种,主要由合成橡胶和树脂及橡胶油等混合加热成溶熔状态再涂布于棉纸、布或塑料薄膜等基材上而制成的一种新型胶粘带。
在热熔压敏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热熔压敏胶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热熔压敏胶的流动状态,因此需要进行测温控制,而在实际的温度测量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目前均采用人工手持测温计,从加料口插入进行测量,由于反应釜内温度最高可达180℃,这种测量方法不仅存在一定危险性,测温计易掉落,而且无法对反应釜内不同深度位置的热熔压敏胶的温度进行稳定测量,为此需要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人工手持测温计存在一定危险性,测温计易掉落,而且无法对反应釜内不同深度位置的热熔压敏胶的温度进行稳定测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包括安装盖、操作板、水平轴、测温计本体和垂直螺栓,其特征在于,安装盖中部开设有中窗,且中窗内壁焊接固定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一侧开设有稳定槽,同时固定板另一侧焊接固定有侧螺栓,固定板边侧设置有操作板,且操作板上开设有轨迹窗,并且操作板边侧设置有从动齿轮,同时从动齿轮内侧贯穿固定有水平轴,水平轴通过轴承座贯穿安装在固定板上,且水平轴的末端焊接固定有主动齿轮,并且主动齿轮的边侧设置有垂直板,同时垂直板的中心固定有测温计本体,垂直板外侧焊接固定有背凸板,且背凸板与稳定槽内壁贴合,安装盖上部开设有侧窗。
优选的,所述侧螺栓与轨迹窗内壁贴合,且侧螺栓与操作板为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水平轴和主动齿轮均相对于固定板对称分布,且从动齿轮与操作板为啮合连接,并且主动齿轮与垂直板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凸板与稳定槽的内壁贴合,且背凸板的俯视形状为“T”字型。
优选的,所述侧窗内侧贯穿安装有垂直螺栓,且垂直螺栓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定位板,并且定位板的外侧粘贴固定有接触垫。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和接触垫均相对于安装盖对称分布,且定位板为高速钢材质的弧形板状结构,并且接触垫为表面粗糙的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的安装盖、中窗、固定板、稳定槽、侧螺栓、操作板、轨迹窗、从动齿轮、水平轴、主动齿轮、垂直板、测温计本体、背凸板、侧窗、垂直螺栓、定位板和接触垫,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反应釜加料口处,并能便捷的调节和固定测温计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令测温计可以稳定工作,并且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隔离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安装盖和操作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熔胶生产用测温装置安装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天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天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1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