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1129.X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4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亚莉;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雪莲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底座 倾斜 黑体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体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包括主体元件和底座,所述主体元件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主体元件呈锥台状,所述主体元件上设有敞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的敞口一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10‑30°。本实用新型的黑体元件将主体元件设置于底座上,增大了黑体元件与炉壁的接触面积,使黑体元件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在主体元件上直接钻孔与炉壁固定而导致的主体元件易破碎的缺陷。向下倾斜的空腔能够很好的对进入加热炉窑内的轧钢进行辐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体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
背景技术
传热理论及大量的工程案例证明,增大炉衬内表面的面积和提高炉衬内表面黑度会强化炉气与炉墙之间的辐射传热,使炉衬内表面的温度升高,从而也就强化了炉衬与被加热工件之间的辐射传热。
根据加热炉传热数学模型及物理学“黑体”理论,选用多孔陶瓷材料整体铸模成型制成集“增大炉膛面积、提高炉膛发射率和增加辐照度”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标准黑体节能元件,其黑度(全发射率)达到ε=0.95简称为“黑体元件”。
黑体元件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炉膛发射率,基本上不随温度衰减;(2)炉膛传热面积增加一倍以上,提高热辐射到位率;(3)在1400℃高温下长期工作,使用寿命3年以上。
现有的节能加热炉的端墙上设置有黑体元件,黑体元件与所述炉壁之间的安装牢固程度以及对节能加热炉的热辐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用于端墙的黑体元件与所述炉壁之间的安装不牢固导致黑体元件易脱落烧损,以及热辐射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包括主体元件和底座,所述主体元件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主体元件呈锥台状,所述主体元件上设有敞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的敞口一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10-30°。
本实用新型的黑体元件将主体元件设置于底座上,增大了黑体元件与炉壁的接触面积,使黑体元件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在主体元件上直接钻孔与炉壁固定而导致的主体元件易破碎的缺陷。同时,向下倾斜的空腔能够很好的对加热炉窑内的辐射进行吸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对应的设有多个通孔,过所述通孔中轴线的剖面呈“T”形,紧固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炉壁固定,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相适配。“T”型通孔相比于圆筒形通孔,能够对所述紧固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紧固件的端部裸露于外部在高温下损坏,造成底座的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靠近炉壁的一侧设有两条卡槽,所述卡槽纵向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卡槽用于和端墙上的卡条配合实现固定。所述卡条上设有阻挡部用于限定所述元件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呈矩形,所述底座的宽为20-25cm,所述底座的长为25-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元件的底部直径为15-20cm,所述主体元件的顶部直径为8-1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周向设有若干凸台,通过若干凸台的设置进一步的增大了腔体内壁的辐射传热面积,更有利于导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等间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1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卷扬机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抽取水轮机推力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