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涂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1138.9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0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龙兴震;盛长城;梅茜;严春宏;唐才林;白维薇;高燕红;嵇云鹏;余胜丽;李黎;赵华叶;兰波;朱珠;王明丽;谢建琼;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涂药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涂药器,包括由后端到前端依次连接的联动部、药筒部、转接头、涂抹头,所述药筒部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后端连接有活塞齿杆,活塞齿杆后端伸入联动部并与齿形轮连接,齿形轮设置在联动部上。使用时,只需一只手握住涂药器主体,用一个手指拨动齿形轮即可将药物挤出,控制活塞运动的位置始终不变,大大提高了便捷度,提高精细控制药量的效果。进一步地,药筒部为透明管体;药筒部上设置有刻度线;联动部内设有半圆形滑槽与活塞齿杆配合;活塞齿杆与活塞之间通过过渡转盘连接;联动部与药筒部之间为螺纹连接;涂抹头为药膏涂抹头或药液涂抹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涂药器。
背景技术
原先在皮肤病患处、伤口图药的过程中,采用棉签蘸取药物涂抹,涂抹过程中不易控制药量,而且反复蘸取效率较低,还会对药源造成污染。公开号为CN2014417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性病科用控量型涂药器,该图药器采用旋进螺杆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挤出,以达到控制药量的效果。但使用时需要一手持针管,一手转动选进螺杆,比较繁琐;而且旋紧螺杆必定不能比针管内径粗,特殊情况下控制药量不够精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涂药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涂药器,包括由后端到前端依次连接的联动部、药筒部、转接头、涂抹头,所述药筒部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后端连接有活塞齿杆,活塞齿杆后端伸入联动部并与齿形轮连接,齿形轮设置在联动部上。
使用时,只需一只手握住涂药器主体(即联动部和药筒部),用一个手指拨动齿形轮即可将药物挤出,而且与其他注射器形的涂药器相比,控制活塞运动的位置始终不变,大大提高了便捷度。此外齿形轮直径与药筒部没有约束关系,因而可以适当增大齿形轮的直径以达到精细控制药量的效果。
所述药筒部为透明管体。进一步地,药筒部上设置有刻度线。
通过该设置,便于观察药液的挤出量。
所述联动部内设有半圆形滑槽,半圆形滑槽与活塞齿杆配合。以确保活塞齿杆的运行平稳性,提高药液控制的精准度和涂药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活塞齿杆与活塞之间通过过渡转盘连接。当组装联动部与药筒部需要转动时,由过渡转盘转动替代活塞转动,减小了阻力。
进一步地,联动部与药筒部之间为螺纹连接。以提高连接强度。
所述涂抹头为药膏涂抹头或药液涂抹头。
进一步地,涂抹头上部设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螺纹与转接头连接。
药膏涂抹头可采用刮板,药液涂抹头可采用棉花头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只需一只手操作,控制活塞运动的位置始终不变,大大提高了便捷度。此外齿形轮直径与药筒部没有约束关系,因而可以适当增大齿形轮的直径以达到精细控制药量的效果。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透视图。
图中:1-联动部;2-药筒部;201-刻度线;3-转接头;4-涂抹头;401-连接部;5-活塞;6-活塞齿杆;601-过渡转盘;7-齿形轮;8-半圆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1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滩车的灯罩壳
- 下一篇:一种危重症患者的翻身约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