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元酸二甲酯高效预融酯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1743.6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1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修华;李义田;张建梅;李芳;张强;张玉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B01F15/06;B01J8/04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26240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元酸 二甲 高效 酯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开了一种二元酸二甲酯高效预融酯化装置,包括预融釜,预融釜包括内筒,内筒的外部套设有中筒,中筒的外部套设有外筒,内筒、中筒以及外筒的低端分别设置有下封头;内筒与中筒之间设置有夹腔,夹腔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螺旋,中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夹腔,夹腔内安装有第二导流螺旋;内筒的下端与中筒的下端之间安装有导流锥筒,导流锥筒的小径端与内筒的下端固接,导流锥筒的大径端与中筒的下端固接;外筒的顶部安装有上封头,上封头上安装有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连接管与预融塔底部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快混酸和甲醇的预融酯化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可以提升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元酸二甲酯高效预融酯化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元酸二甲酯主是一种优良的增塑剂,也是重要的高沸点溶剂,该类物质易于生物降解,具有很好的环保性。
目前二元酸二甲酯的生产主要是混酸和甲醇酯化后生成粗品,经过精馏制得合格的二元酸二甲酯。混酸和甲醇在酯化过程中,由于混酸是固体,导致混酸和甲醇需要一个预融酯化的过程;现有技术中混酸和甲醇的预融时间偏长,酯化效率有待提高,产量得不到提升。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二元酸二甲酯高效预融酯化装置,可以加快混酸和甲醇的预融酯化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可以提升产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元酸二甲酯高效预融酯化装置,包括预融釜,预融釜包括内筒,内筒的外部套设有中筒,中筒的外部套设有外筒,内筒、中筒以及外筒的低端分别设置有下封头;所述内筒与中筒之间设置有夹腔,夹腔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螺旋;所述中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夹腔,夹腔内安装有第二导流螺旋;所述内筒的下端与中筒的下端之间安装有导流锥筒,导流锥筒的小径端与内筒的下端固接,导流锥筒的大径端与中筒的下端固接;所述外筒的顶部安装有上封头,上封头上安装有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连接管与预融塔底部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与中筒之间夹腔的下端安装有连通设置的导热介质进管,夹腔的上端安装有连通设置的导热介质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中筒与外筒之间夹腔的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甲醇进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与中筒之间夹腔的顶部、中筒与外筒之间夹腔的顶部均通过环板实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内腔上部的侧壁上安装有混酸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预融塔的内部安装有三层丝网,相邻两层丝网之间填充有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甲醇在预融釜的中筒与外筒内沿纵向螺旋流动,流动过程中吸收内筒与中筒之间夹腔内介质的热量实现升温,升温后的甲醇通过导流锥筒进入内筒的内腔中与混酸混合,混合过程中吸收内筒与中筒之间夹腔内介质的热量,并在搅拌装置的辅助作用下快速预融酯化,使的整个预融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酯化反应速率,提升了产量;完成预融和初步酯化的物料通过气相出口进入预融塔,气相物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快速完成酯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预融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1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印刷烤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确控温的加热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