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解铝龙门转运大修系统中的滑触线过渡传输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7348.9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蒋致平;梅军;雷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鑫豪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2 | 分类号: | B66C1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邹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铝 龙门 转运 大修 系统 中的 滑触线 过渡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铝龙门转运大修系统中的滑触线过渡传输盖,包括传输盖本体,所述传输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另一滑触线过渡传输盖进行对接的端部导向模组,所述传输盖本体的内部设有用于与滑触线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传输盖本体的顶部设有与轨道提升梁进行连接的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滑触线随轨道提升梁运动并对位,无需人工干预。天车集电器通过滑触线过渡传输盖时能自由顺畅通过,与正常运行无差别,保证了电解铝行业集中大修龙门转运系统的滑触线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触线供电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解铝龙门转运大修系统中的滑触线过渡传输盖。
背景技术
电解铝集中大修龙门转运系统因为有提升梁的存在,滑触线不是正常贯通的连续供电,如何稳定安全地为电解、大修及龙门车供电一直是行业难题。已有的提升梁段过渡方案为大型喇叭口隔空对接,经常造成集电器不能顺利入槽,尤其是龙门车的运行供电无法得到稳定保证,给大修过程中的重载转运造成了极大风险,从而导致用户最终放弃滑触线供电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解决目前电解铝行业集中大修龙门转运系统中现有的滑触线供电方案无法完成稳定轨道提升梁段过渡与对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铝龙门转运大修系统中的滑触线过渡传输盖,其结构简单,完成轨道提升梁段过渡与对接,保证滑触线的正常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解铝龙门转运大修系统中的滑触线过渡传输盖,包括传输盖本体,所述传输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另一滑触线过渡传输盖进行对接的端部导向模组,所述传输盖本体的内部设有用于与滑触线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传输盖本体的顶部设有与轨道提升梁进行连接的固定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内平行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滑触线连接的插槽,所述每个插槽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滑触线底部开口适配的导向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平行设有3-5个,分别用于连接三相三极、三相四极和三相五极的滑触线,所述插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滑触线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导向模组内向外侧开设有喇叭形的对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平行设置有2个,每个固定支架的顶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轨道提升梁边的角钢支架的固定孔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将固定支架安装于轨道提升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触线过渡传输盖以轨道提升梁两端轨道对接口为中心成对安装,中间留有缝隙,两个滑触线过渡传输盖通过端部导向模组的喇叭形的对接口进行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①可自动通过轨道提升梁自身的动作完成滑触线过渡段的对接;②无需附加外力与控制,对接动作准确无误;③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易于推广,适用于多数间断滑触线供电系统中的轨道平移与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触线与滑触线过渡传输盖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触线与滑触线过渡传输盖连接后的侧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中:1—传输盖本体,2—端部导向模组,2-1—对接口,3—固定装置,3-1—插槽,3-2—导向槽口,4—固定支架,5—滑触线,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鑫豪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鑫豪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7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