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消防监督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7418.0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6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丰;曹峰;李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晓丰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5/36;G09F9/00;F16M11/04;F16M11/24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印小虎 |
地址: | 053600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报警装置 消防 监督管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消防监督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插入于第一壳体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电机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当烟尘传感器检测到有火灾发生时,会将信号发送到控制器,然后控制器会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预警,然后控制器会将火情的信息发送到显示屏进行展示,从而可以更好的帮助工作人员对火情的控制,进而防止火灾的蔓延,大大保证了人民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消防监督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设施(Firefighting Device)是指建筑物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等固定设施。自动消防设施分为电系统自动设施和水系统自动设施。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是根据电气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现代物理学现象,采用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仪器、设备,结合传统的检查方法对电气设施进行全方位的量化监测。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在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存在、危险程度及其准确位置,并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从而消除隐患,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漏易造成消防型灾害出现时无人及时发现并处理的情况,对广大人民的财产造成很大威胁,为此,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消防监督管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消防监督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消防监督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插入于第一壳体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电机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卡槽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烟尘传感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设有显示屏,所述第二壳体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四角相互对称的焊接有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一通槽,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与第二通槽的内侧壁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与第二通槽的内侧壁插接有插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烟尘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信号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持板远离螺纹杆的一侧粘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底壁与内侧顶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的一侧焊接于夹持板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远离环形滑槽的一侧焊接于第二壳体的下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后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性输出端分别与烟尘传感器的电性输入端、报警器的电性输入端、显示屏的电性输入端和控制器的电性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太阳能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晓丰,未经董晓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7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表的充电座
- 下一篇:一体式远程塔台全景智能追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