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7570.9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鹏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13/02;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蒋静 |
地址: | 118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生态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由混凝土预制于坝体斜坡面的固定框部,固定框部内部自坡顶到坡底依次设有第一级阻流部、对称安装于固定框部两侧的引流部以及第二级阻流部,固定框部铺设有编织网,固定框部内铺设有若干固定编织网用的渗水砖。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利用编织网的容水性保证为草本植物提供的稳定的水分支持,而增加的阻流部和引流部除了可以降低水流沿坡面向下流动产生的剪切力,同时也可以增大编织网对水分的吸收性,通过逐级的阻隔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水流带来的剪切力作用,使得生态护坡和工程护坡相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护坡的成本和建设周期,同时保证两者结合之后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护坡采用的工程护坡的方式,利用混凝土覆盖的坡面的方式进行防护,但是由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常年累月的话,河流会对坝体造成侵蚀,加之坝体附近的土壤剪切力较差,当遇到遇水充沛的季节的时候,坝体受剪切力作用会直接发滑坡的危险。而随着水利工程的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它不仅能够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还带来了美观。
因为生态护坡可以大大降低剪切力造成的滑坡等问题,但是生态护坡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第一,如果单纯以铺设渗水砖以及泼洒草种的话,由于草本植物根据较浅,遇到较为干旱的季节的时候,草本植物就会缺水而干枯,但是草本植物可以很好保护浅层土壤不会受雨水作用发生流失;第二,如果使用灌木或是树木进行护坡,虽然其根部扎的比较深,但是无法防止浅层土壤受雨水作用发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用于保证坡体的防护能力,避免发生水体流失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由混凝土预制于坝体斜坡面的固定框部,所述固定框部内部自坡顶到坡底依次设有第一级阻流部、对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部两侧的引流部以及第二级阻流部,所述固定框部铺设有编织网,所述固定框部内铺设有若干固定所述编织网用的渗水砖。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框部边框上预制有若干延伸至所述坝体内部的限位柱。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网由稻草编织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级阻流部和所述第二级阻流部位于所述引流部的中垂线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级阻流部和所述第一级阻流部均为弧形结构,且该第一级阻流部的锐角角度小于所述第二级阻流部的锐角角度。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稻草制成的编织网铺设于坡面上,利用编织网的容水的特征,保证为草本植物提供的稳定的水分支持,且整体的铺设的成本相比铺设水网进行喷淋而言,大大降低了人工和费用,从而将草本植物防护和树木防护相结合。再者,增加的阻流部和引流部除了可以降低水流沿坡面向下流动产生的剪切力,同时也可以增大编织网对水分的吸收性,通过逐级的阻隔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水流带来的剪切力作用,使得生态护坡和工程护坡相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护坡的成本和建设周期,同时保证两者结合之后的防护效果。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1、坝体;2、固定框部;21、限位柱;3、第一级阻流部;4、引流部;5、编织网;6、渗水砖;7、第二级阻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鹏,未经贾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7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针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取芯机的稳定及调平底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