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9041.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5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范一帆;王万军;吴兴旺;韩天龙;潘雯雯;谭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41/035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地址: | 12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底部 冲击 限位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包括载体、下弹片和底座,下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下表面,下弹片外边框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限制载体下行行程的限位凸台,所述底座上表面或下弹片设有与载体对应的缓冲结构,所述限位凸台向下运行时顶靠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可靠,解决了现有音圈马达在可靠性冲击限位时载体塑胶起屑的问题,大大缓解了载体冲击力,避免了塑胶起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圈马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特点。其包括外壳1、上弹片2、磁铁3、载体4、下弹片5和底座6,参见图1。底座固定在外壳的底部,上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上表面,上弹片外框固定在外壳凸台上,下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下表面,下弹片外边框固定在底座上,绕线缠绕在载体的外壁上,磁铁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且与绕线相对。音圈马达的主要原理是在一个永久磁场内,通过改变马达内线圈的直流电流大小,来控制弹片的拉伸位置,从而控制载体位置,使载体带动镜头上下运动。
然而载体向下运动时,会与底座的机械限位面发生冲击,载体与一体化底座冲击过程中,会造成载体塑胶起屑、掉屑,起屑产生的碎屑掉落在镜头的滤光片上时,会严重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解决现有音圈马达在可靠性冲击限位时载体塑胶起屑的问题,大大缓解载体冲击力,避免塑胶起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包括载体、下弹片和底座,下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下表面,下弹片外边框固定在底座上,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载体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限制载体下行行程的限位凸台,所述底座上表面或下弹片设有与载体对应的缓冲结构,所述限位凸台向下运行时顶靠在底座上。
上述的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为覆于底座上表面的整体式缓冲层。
上述的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为与限位凸台一一对应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顶面面积大于限位凸台的顶面面积。
上述的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所述底座中注塑有金属料带,所述缓冲结构为与金属料带一体且位于底座上方的折弯悬空限位平板,所述折弯悬空限位平板与限位凸台一一对应,且折弯悬空限位平板的顶面面积大于限位凸台的顶面面积。
上述的音圈马达底部冲击限位缓冲结构,所述载体下表面边缘设有多个缓冲凸台,所述缓冲结构为设于下弹片外边框的向马达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呈悬臂状且其与缓冲凸台一一对应,所述凸出结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缓冲凸台的顶面面积,所述凸出结构至缓冲凸台的距离小于限位凸台至底座主体上表面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载体上的限位凸台和底座上的缓冲结构,实现载体下行缓冲,解决了现有音圈马达在可靠性冲击限位时载体塑胶起屑的问题,大大缓解了载体冲击力,避免了塑胶起屑。
附图说明
图1是音圈马达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下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9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除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站数据深度采集及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