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原渠道测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0992.1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代桥;刘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G01F23/28;G01F1/66;E02B1/00;E02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原 渠道 测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平原渠道测流设备,安装在渠道上,包括:监测设备和主控计算机;所述监测设备包括:雷达测流主站;上游水位站,所述上游水位站设置在所述雷达测流主站的上游;下游水位站,所述下游水位站设置在所述雷达测流主站的下游;所述主控计算机分别与所述雷达测流主站、上游水位站、下游水位站通讯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用于采集所述雷达测流主站、上游水位站以及下游水位站监测到的数据并计算流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当雷达测流进入盲区时,根据水位差计算流量,弥补雷达测流的缺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水资源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原渠道测流设备。
背景技术
平原沟渠测流是在沟渠首部设置测流装置对过水量进行监测。平原区沟渠坡降很缓,一般不能满足修建量水建筑物的条件,只能靠流速和水位的监测计算过水量。限于投资的因素,在比较小的支渠,流量的远程自动监测站多利用雷达探头进行流速、水位测定,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水中杂物和淤积的干扰,且具有投资少和无需值守的优点。但雷达流速探头的启动流速较大(0.22m/s),当流速小于启动流速,监测的流量为“零”,导致在流速缓慢时流量计算出现盲区,是这种雷达测流方法的缺陷。由于平原渠道,尤其是较小的支渠,兼有蓄水和输水的功能,流速缓慢的情况也会在水深的时候出现,如不能计算流量造成的误差会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平原渠道测流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雷达测流技术在流速缓慢时出现的的测流盲区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平原渠道测流设备,安装在渠道上,包括:监测设备和主控计算机;所述监测设备包括:
雷达测流主站;
上游水位站,所述上游水位站设置在所述雷达测流主站的上游;
下游水位站,所述下游水位站设置在所述雷达测流主站的下游;
所述主控计算机分别与所述雷达测流主站、上游水位站、下游水位站通讯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下发时钟同步指令,确保各采集设备的采集时间一致;同时,所述主控计算机用于接收所述雷达测流主站、上游水位站以及下游水位站监测到的数据并计算流量。
可选地,所述主控计算机由工控机和433无线通信采集卡构成,工控机型号为IPC-810/EC0-1817-6COM/250W,433无线采集卡型号为SI4463。
可选地,所述上游水位站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压力式水位探头、第一电缆管、第一采集与传输设备。
可选地,所述雷达测流主站设有依次连接的雷达探头、第二电缆管、第二采集与传输设备。
可选地,所述下游水位站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二压力式水位探头、第三电缆管、第三采集与传输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采集与传输设备、第二采集与传输设备以及第三采集与传输设备的型号均为DGR6106。
可选地,所述雷达探头包括雷达多普勒流速探头和雷达水位探头,所述雷达探头包括多普勒流速探头和雷达水位探头。
可选地,所述雷达探头与水面的距离大于等于2m。
可选地,所述上游水位站与下游水位站之间的距离为360~400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0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