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2796.8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吕秉亮;严江;余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8 | 分类号: | F16L21/08;F16L33/3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管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管连接结构,特征在于,其包括借由其自身将两管端套接在一起的胶管,活动套接于胶管两端的卡箍;以及用以连接两卡箍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头端与第二螺母之间设置有球面垫圈,所述连杆的末端与第一螺母之间适配有调整螺母。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杆将两个卡箍有效的连在一起,使卡箍承受轴向滑脱力的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连杆的有效连接使得每个卡箍的相对位移减小,密封效果也相应提升。解决目前连接胶管泄漏、滑脱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件,特别是一种胶管连接结构,属于管件连接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于两管件管端之间的连接,广泛采用的方式是将胶管两端分别与管件套接,胶管与管件连接的两端分别由一个卡箍进行固定,两个卡箍相对独立,所连接的两个管子均存在单悬臂状态或有各自的悬置,所以振动幅度及频率有差异,由于受振动及流体的冲击力,加上两端管子可能存在的不同轴及连接的两个管子管径有稍微差距等,都会造成胶管密封效果变差甚至发生泄漏,滑脱的危险。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胶管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一种胶管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通过将两端卡箍进行联动,能够有效提高密封效果,防止胶管松动或滑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管连接结构, 用以实现两管件管端的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结构包括:
胶管,其一端与第一管端套接,另一端与第二管端套端,借由其自身将两管端套接在一起;
第一卡箍,活动套接于胶管的一端,用以对胶管一端的套接部位锁紧连接,且第一卡箍上焊接有第一连接套;
第二卡箍,活动套接于胶管的另一端,用以对胶管另一端的套接部件锁紧连接,且第二卡箍上焊接有第一连接套;
连杆,贯穿连接于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用以连接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进而限定两卡箍之间的轴向位移及间距;所述连杆的头端与第二连接套之间设置有球面垫圈,所述连杆的末端与第一连接套之间适配有调整螺母。
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均采用螺母。
所述连杆为调整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管连接结构,采用连杆将两个卡箍有效的连在一起,使卡箍承受轴向滑脱力的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连杆的有效连接使得每个卡箍的相对位移减小,密封效果也相应提升。解决目前连接胶管泄漏、滑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胶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4为球面垫圈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0、第一管端,20、调整螺母,30、连杆,40、球面垫圈,50、第二管端,60a、第一卡箍,60b、第二卡箍,70、胶管,80a、第一螺母,80b、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2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进气管与一种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PC桩用十字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