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二次短接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3208.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6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胥;王忠权;孟磊;顾颖;陈国东;李永威;王治宇;彭宇南;陈洋;张帅;王储君;孙祺帆;徐雅琼;孙超;姜文;王静楠;赵经纬;熊迪;郑晨泽;阚世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8 | 分类号: | H01R31/08;H01R13/42;H01R13/02;H01R13/03;H01R13/46;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志海 |
地址: | 1024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二次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二次短接端子,包括端子连接头、端子连接座和端子手柄,其中,所述端子连接座为多个且呈直线排列嵌入所述端子手柄中,所述端子连接头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端子连接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孔。使用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端子连接头的数量及在端子连接座的位置,将端子连接头与端子连接座螺纹连接即可,端子连接头与端子连接座为可拆卸模式,且可增加至8连或者至更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二次短接端子。
背景技术
变电二次检修人员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有关交流插件相关的工作时,需要用到CT二次短接端子。
在检修人员在进行上述工作过程中,需要在端子箱处将CT二次接线在端子排进线处的试验孔进行短接,确定短接良好后,打开开关分断式试验端子的滑块,之后对交流插件进行相关工作。
在进行上述工作中,由于现场接线方式不尽相同,有些接线设计5联甚至7联端子需要进行短接,常规的4联CT二次短接端子无法满足全部工作要求,目前的方法为使用测试线插入其试验孔将其进行依次短接,或在相应端子上装设固定桥接件(连片)进行短接。这两种方式操作繁琐,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由于在带电部位进行工作,危险系数大大增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CT二次短接端子,以实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端子连接头的数量及在端子连接座的位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二次短接端子,以实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端子连接头的数量及在端子连接座的位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T二次短接端子,包括端子连接头、端子连接座和端子手柄,其中,
所述端子连接座为多个且呈直线排列嵌入所述端子手柄中,
所述端子连接头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端子连接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孔。
优选的,上述端子连接头的连接头部设置有弧形凸起部。
优选的,上述端子连接头和所述端子连接座均为铜质。
优选的,上述端子手柄的材质为绝缘塑料。
优选的,上述绝缘塑料为TPR和PP。
优选的,上述端子手柄上用于嵌入所述端子连接座的一侧为平面,其另一侧为梯形体。
优选的,上述梯形体上设置有矩形体。
优选的,上述端子连接座为八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T二次短接端子,包括端子连接头、端子连接座和端子手柄,其中,
所述端子连接座为多个且呈直线排列嵌入所述端子手柄中,
所述端子连接头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端子连接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孔。
使用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端子连接头的数量及在端子连接座的位置,将端子连接头与端子连接座螺纹连接即可,端子连接头与端子连接座为可拆卸模式,且可增加至8连或者至更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T二次短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3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废水检测的现场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耕机外观件的喷涂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