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4199.9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2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鼎坤源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97 山西省阳泉***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加热箱上的进料座以及开设在加热箱下端的出料槽,所述进料座上螺纹连接有进料塞,所述出料槽内卡接有密封塞,所述加热箱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杆,且两个支杆下端均安装有铲体,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横杆。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对加热箱内的中药进行均匀的炒制操作,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降低了其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确保其加工后的药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
部分中药在制作过程中,需进行炒制加工,现有的炒制加工操作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工作效率较低,且无法确保中药炒制的均匀程度,可能对其医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加热箱上的进料座以及开设在加热箱下端的出料槽,所述进料座上螺纹连接有进料塞,所述出料槽内卡接有密封塞,所述加热箱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杆,且两个支杆下端均安装有铲体,所述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横杆,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固定安装有多组搅拌叶。
在上述的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中,多组所述搅拌叶为交错设置,且每个搅拌叶的长度均小于安装杆与加热箱下侧内壁间距的一半。
在上述的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中,所述密封塞的端面形状与加热箱的下侧内壁形状相匹配。
在上述的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中,所述加热箱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驱动电机以及微型电机均为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中,所述微型电机具体可采用TFF-N17NZ-07255型号。
在上述的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中,所述安装杆、支杆以及固定杆均为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驱动电机与安装杆的配合,可使两个铲体在加热箱内进行转动,从而可自动对加热箱内的中药进行炒制操作,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降低了其工作强度,且可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横杆与多组搅拌叶的配合,可在铲体对中药进行炒制的过程中,对中药进行搅拌操作,使其在加热箱内受热更为均匀,确保其加工后的药效。
3:食品级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可确保该装置的零部件可在加热箱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且可避免其对中药造成污染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对加热箱内的中药进行均匀的炒制操作,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降低了其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确保其加工后的药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加工用炒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杆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鼎坤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鼎坤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4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切割筛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捷的水浴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