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有色冶炼配套可在线清灰的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4791.9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锋;裴本超;胡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江铜富冶和鼎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3J3/0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束晓前 |
地址: | 3114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有色 冶炼 配套 在线 余热 锅炉 | ||
一种专用于有色冶炼配套可在线清灰的余热锅炉,锅炉烟箱尾部设有后尾板,所述后尾板上焊接有数量及方位与锅炉换热管一一对应的接管,接管安装有可打开关闭的快开密封装置,设有清灰枪可从打开的快开密封装置处伸入锅炉烟箱对相对应的锅炉换热管进行清灰。本实用新型可在系统不减负、不停产状态下对锅炉换热管进行清灰,适合单人清灰作业的在线清灰方式,解决了原有离线清灰方式所造成的频繁停产损失,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改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有色冶炼配套可在线清灰的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火(烟)管形式的余热锅炉被经常配套使用于有色冶炼行业的阳极炉生产工艺中,以回收利用各种冶金炉高温废气的余热,从而降低排烟温度,满足尾气处理及环保排放的要求,是现代冶金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余热回收工艺设备。
由于有色冶金高温废烟气成分复杂,烟气中含烟尘较高,当正常生产中烟气经过锅炉换热管时,经常容易产生大量细粉烟尘粘结、沉降和堵灰,从而造成烟气阻力不断增加,锅炉换热效率逐渐下降的后果,轻则增加生产能耗,加重运行成本,重则导致系统频繁减负或停产。
根据图1所示,现有火(烟)管余热锅炉针对锅炉定期清灰作业,锅炉烟箱只设置了进出口箱体一处较大人孔清灰门和箱体底部放灰管。根据现有火(烟)管余热锅炉的结构特点,换热管一般采用小直径规格钢管,管内通烟气,管外与换热介质(水汽)接触换热,当生产一段时间后,烟气中的冶金细粉烟尘在锅炉换热管中堆积并局部堵塞管子的烟气流通截面,造成烟气侧阻力明显增加,系统生产受阻,必须定期停炉冷却后,打开锅炉后箱体人孔清灰门装置,进行清灰。按现有锅炉清灰作业方式,即为离线清灰,必须停炉停产后方能作业,造成冶金工艺生产中断,系统运转率大大降低,且清灰时需打开和恢复人孔盖环形紧固螺栓及更换孔盖密封垫片,所有烟尘基本用耙子从放灰管或人孔清出炉外,费时费力,作业劳动力增加,带有重金属粒子的粉尘极易随空气飘散,造成现场环境恶劣,生产区域低空带重金属粉尘污染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和清洁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有色冶炼配套可在线清灰的余热锅炉,可在系统不减负、不停产状态下对锅炉换热管进行清灰,适合单人清灰作业的在线清灰方式,解决了原有离线清灰方式所造成的频繁停产损失,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改善作业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专用于有色冶炼配套可在线清灰的余热锅炉,锅炉烟箱尾部设有后尾板,所述后尾板上焊接有数量及方位与锅炉换热管一一对应的接管,接管安装有可打开关闭的快开密封装置,设有清灰枪可从打开的快开密封装置处伸入锅炉烟箱对相对应的锅炉换热管进行清灰,清理完成后,退出清灰枪,关闭快开密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快开密封装置包括筒体、定位管、压盖及操作杆,筒体内端与接管焊接,内部固定有定位管,定位管上开设有周向的凹槽,凹槽处开设有与前端连通的缺口,压盖与筒体外端相抵,操作杆内端垂直从压盖中间穿过,端部设有螺纹,操作杆内端套有定位销并通过薄螺母固定。装置关闭时,定位销端部位于定位管凹槽内限制操作杆轴向活动,操作杆限制压盖轴向活动,让压盖紧贴筒体,需要打开时,转动操作杆让定位销端部活动至凹槽缺口处,即可取下操作杆及压盖,清灰枪可从开孔伸入清灰,完成后反向操作关闭快开密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压盖内侧装有密封圈,起压盖关闭拧紧时密封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压盖外侧安装有把手,把手焊于压盖外表面,方便开关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杆外端设有垂直焊接的横杆,便于转动操作杆。
作为优选,所述清灰枪包括空心枪管,空心枪管后部连接有空气接管,前端设有风冷枪头,风冷枪头上周向布置一定数量的小孔径喷口。空气接管外接压缩空气后,枪身内部通气冷却枪头,防止捅灰时枪头受热变形,冷却的高压风从喷口射出,加强换热管内烟尘扰动,并随烟气和尾部负压吸力带走,大大提高清灰效率,缩短清灰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江铜富冶和鼎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江铜富冶和鼎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4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形焊带限径自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慧农业种植用农作物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