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疫通风病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5057.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庄智;陈子玮;王以沫;张思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B01D46/00;F24F7/007;F24F13/28;A61L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李新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疫 通风 病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疫通风病床,所述病床包括病床主体、设于病床主体上部的送风装置以及设于病床主体下部的排气装置,所述病床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3)、多个可升降地设于床板(3)侧面的外围挡板、向上延伸设于床板(3)一侧的支撑柱(5)以及多个设于床板(3)底部的床腿(7),所述送风装置和支撑柱(5)相连接并正对床板(3),所述床板(3)的四周设有与排气装置相连接的排气口(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抑制病毒在病房中的扩散,同时保持患者舒适,保证较低的交互感染几率,实现高效防疫,达到比现有病房更好的防扩散感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疫通风病床。
背景技术
考虑到以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是极其易感的,因此隔离患者和健康人群是治疗时经常采用的措施。然而由于患者人数剧增,传染病病房所设置的患者数量激增,此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以病床为单位分隔治疗患者是更为合理的方案,因此实现将患者在病床上隔离时通过包括呼吸、喷嚏、说话等日常行为所传播的病毒尽快排出成为了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疫通风病床,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新旧风的替换来尽快排出病毒,抑制病毒在病房中的扩散,同时保持患者舒适,保证较低的交互感染几率,实现高效防疫,达到比现有病房更好的防扩散感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疫通风病床,所述病床包括病床主体、设于病床主体上部的送风装置以及设于病床主体下部的排气装置,所述病床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多个可升降地设于床板侧面的外围挡板、向上延伸设于床板一侧的支撑柱以及多个设于床板底部的床腿,所述送风装置和支撑柱相连接并正对床板,所述床板的四周设有与排气装置相连接的排气口。床板上放置床垫,床垫和外围挡板之间隔开空隙,该空隙处便设置排气口。
多个外围挡板包括沿床板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号挡板以及沿床板长度方向成对设置的二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和二号挡板呈垂直设置并紧密接触。几个外尾灯挡板之间相互不连接,可分别通过遥控板上下升降,方便患者上下床。
所述外围挡板还包括沿床板长度方向成对设置并位于二号挡板顶部的辅助挡板,所述一号挡板的竖直高度大于二号挡板的竖直高度,所述辅助挡板的侧表面和一号挡板紧密接触。多个外围挡板也现有的病床上的构造,实现手动抬起。几个外围挡板均是实心,保证病床的相对封闭。
所述床板包括可折叠的床头段和床尾段,所述病床还包括设于床头段底部用于抬起床头段的抬起装置。抬起装置采用现有的病床上的构造,实现手动抬起。此种床板可满足患者日常不同的活动姿势,当患者起卧时,床头段可调整相应的倾斜角度。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用于送新风的新风组件、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以及多个活动分布在支撑板上的喷嘴,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和支撑柱相连接,所述喷嘴和新风组件相连通,所述喷嘴的送风口正对床板。支撑板和多个外围挡板虽然没有将病床整体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但由于从喷嘴中会源源不断地送出新风,形成较高压区(大于病床四周的低压区),此时病床四周的气体便不会流入病床中,而且视野较为开阔,避免患者产生封闭感。新风组件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新风换气机实现气体处理,对新风进行过滤、杀菌、加热、增氧等多项处理,再送入喷嘴,新风组件包括与喷嘴相连通的新风管,实现将新风送入到病床上,并且新风组件最好一床一机,避免出现串流。在较大空气流量的要求下,新风组件也可采用便携高效空气过滤净化器,这种净化器的射流能够主导空气流动,带来正常的空气混合,同时有效地降低新风中的颗粒物浓度。
所述新风组件送出的新风的温度为18-26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0-48%,速度不大于0.2m/s,此速度为到达患者表面附近的新风流速。根据患者自身舒适度需求可调整新风的风速、温度以及湿度。理想的病床环境设定为22摄氏度、相对湿度 44%左右,患者表面附近的空气速度不超过建议的舒适极限0.2m/s,这样可以保护患者呼吸区域的污染气体不向外扩散,并提高排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5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洪防波廊桥
- 下一篇:一种带防堵滤渣组件的油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