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刷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5975.7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38 | 分类号: | H01R39/38;H01R39/2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绝缘刷盒,包括金属盒,金属盒通过支撑臂与手柄连接,刷辫一端与碳刷相连,另一端与支撑臂相连,所述金属盒内设有与碳刷配合的第一绝缘盒,碳刷与第一绝缘盒之间设有用于将碳刷压紧在集电环表面的弹簧;本实用新型能明显降低碳刷及组件正常运行时的发热量,改善滑环装置运行工况;碳刷及其组件出现卡涩、集电环面打火等故障时,能有效降低碳刷及组件发热量;便于利用电流传感器进行碳刷电流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刷盒改进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绝缘刷盒。
背景技术
碳刷过热是发电机滑环装置的主要故障之一,直接影响发电机稳定运行。现有刷盒及附加为全金属结构,碳刷置于刷盒内,两者小间隙配合。滑环装置运行时,碳刷在刷盒内做往复运动,刷盒与碳刷间歇性接触,因此,励磁电流从刷座流向集电环时,电流通道有两条:①刷座→楔形插件→支撑臂→刷辫→碳刷→集电环,②刷座→楔形插件→支撑臂→刷盒→碳刷→集电环。正常情况下,通道①电流远大于通道②电流;故障情况下,通道①电流减小,通道②电流急剧增大。
现有刷盒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通道①和通道②的电流发热量决定因素为各自回路电阻,通道②的电阻远大于通道①电阻,电流过大时,引起碳刷及刷盒局部过热,刷盒局部烧损甚至熔化。
(2)在线监测系统传感器仅能测量道通①电流,不能测量通道②电流,导致测量值和真实值存在较大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绝缘刷盒,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刷盒,包括金属盒,金属盒通过支撑臂与手柄连接,刷辫一端与碳刷相连,另一端与支撑臂相连,所述金属盒内设有与碳刷配合的第一绝缘盒,碳刷与第一绝缘盒之间设有用于将碳刷压紧在集电环表面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盒和金属盒之间设有第二绝缘盒,第一绝缘盒和第二绝缘盒构成的空腔形成第一卡槽,弹簧的一端插入到第一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碳刷端面设置有带弧形凹槽的垫块,弹簧另一端与垫块的弧形凹槽有压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片弹簧或卷簧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盒内表面还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弹簧表面设有与第二卡槽配合的止动块。
优选地,靠近止动块的弹簧表面还设有按压片。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设于楔形插件上,楔形插件内部开设有通孔,手柄的一端插入楔形插件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盒和金属盒的一侧立面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另一侧立面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销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定位销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位于第一绝缘盒顶部上方,第一绝缘盒顶部开设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长度不大于第一绝缘盒顶部长度的一半,第三卡槽宽度与弹簧宽度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明显降低碳刷及组件正常运行时的发热量,改善滑环装置运行工况;
(2)碳刷及其组件出现卡涩、集电环面打火等故障时,能有效降低碳刷及组件发热量;
(3)便于利用电流传感器进行碳刷电流测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绝缘刷盒安装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绝缘刷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绝缘刷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5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粗碎机
- 下一篇:一种连续式针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