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8213.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9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广勇;佟辛;胡晨华;何容武;余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吴海云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新型 连接 轨道 防滑 电磁阀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涉及磁阀线圈技术领域。包括接头组件和外壳,外壳位于接头组件的右侧,接头组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翼板,翼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该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通过翼板、通孔、加强筋和导磁套,可以实现增强磁场,避免了在注塑时注塑材料对线圈绕组内孔的挤压较大,导致线圈成品率较低,增加电磁阀线圈抗变形能力,通过接头组件、线圈架、漆包线、左插片、右插片、共用插片和连接片,可以实现线圈硬连接的功能,提高了效率,降低人工对装配时的不良影响,大幅提高产品注塑时的可靠性、实用性、有效性等,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阀线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指基于电磁原理运作的一种机械部件,其主要用于控制设备中流体的流动方向、流量,活跃于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所述的电磁阀通常包括随电流改变其磁场力的线圈组件,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现有的电池阀线圈的效率比较慢,可靠性比较低,工艺比较繁琐,注塑时,高温线有断路的风险,导致其稳定性、一致性比较差等,使其实用性不佳且实现不了自动化生产,生产全部靠人工,现有的电池阀在生产注塑时,会对线圈绕组内孔的挤压过大,使其在生产的过程中导致线圈变形,现有的电池阀线圈的磁场、性能上比较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通过翼板、通孔、加强筋和导磁套,可以实现增强磁场,避免了在注塑时注塑材料对线圈绕组内孔的挤压较大,导致线圈成品率较低,通过接头组件、线圈架、漆包线、左插片、右插片、共用插片和连接片,可以实现线圈硬连接的功能,提高了效率,降低人工对装配时的不良影响,大幅提高产品注塑时的可靠性、实用性、有效性等,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包括接头组件、外壳和加强筋,所述外壳位于接头组件的右侧,所述加强筋位于外壳的内部中间处,所述接头组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翼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件,所述翼板的后表面开设有三个定位槽,左侧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之间嵌设有左插片,右侧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之间嵌设有右插片,中部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之间嵌设有共用插片,且共用插片位于左插片的左侧,所述外壳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线圈架,两个所述线圈架的两端均套设有导磁套,四个所述导磁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黏合设置有平垫,且两个平垫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外壳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贴合,四个所述导磁套的左右内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线圈架,且两个线圈架的外表面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线圈架的外表面均缠绕设置有漆包线,且两个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与四个连接片缠绕设置,两个所述漆包线的外表面黏合设置有环氧树脂。
为了实现连接线圈的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优选的,所述右插片和左插片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孔,且右插片和左插片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方孔。
为了精准对位,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线圈凸点,且线圈凸点位于其中一个连接片的正上方。
为了封塑时与料增加粘结力,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新型连接轨道防滑排风电磁阀线圈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表面顶部和底部处均开设有两个方形槽,所述外壳的后侧开设有三个长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8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效果好的保温包
- 下一篇:一种打孔屏智能机塑胶导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