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絮凝造粒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0419.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0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圣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朱琳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絮凝 混合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絮凝造粒混合器,包括絮凝箱以及设置在絮凝箱上的环形齿条、第二齿轮、转动轴、螺旋片和第一搅拌杆,所述絮凝箱底部固定连接滑轮,所述絮凝箱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抽泥泵,所述抽泥泵出泥口贯穿且固定连接絮凝箱,所述絮凝箱右侧上方贯穿连接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一侧螺纹连接进液阀门,所述絮凝箱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第二电机、转动轴、螺旋片以及切割叶片之间的配合,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三壳体与转动轴固接,转动轴带动表面固接的螺旋片转动将污泥向右推进,同时转动轴带动与其固接的切割叶片转动,当污泥移动到通孔时,切割叶片将絮凝后的污泥切割成块,实现絮凝造粒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泥絮凝装置,具体是污泥絮凝造粒混合器。
背景技术
污泥中添加絮凝剂,有助于污泥脱水这一环节的进行。并且沉池或初沉池排除的泥,含水率很高,单纯在储泥池里静止只能很少一部分水。而污泥脱除大量的水还是需要投加絮凝剂,改善污泥的絮凝效果,有助于快速沉降。
目前市场上的污泥絮凝造粒混合器絮凝效果不明显,融合不充分,融合后的絮体大小形状不一,含水量较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污泥絮凝造粒混合器。
发明内容
一种污泥絮凝造粒混合器,包括絮凝箱以及设置在絮凝箱上的环形齿条、第二齿轮、转动轴、螺旋片和第一搅拌杆,所述絮凝箱底部固定连接滑轮,所述絮凝箱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抽泥泵,所述抽泥泵出泥口贯穿且固定连接絮凝箱,所述絮凝箱右侧上方贯穿连接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一侧螺纹连接进液阀门,所述絮凝箱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絮凝箱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贯穿且固定连接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底部左侧套接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顶部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环形齿条啮合,所述絮凝箱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左侧固定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右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三壳体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螺旋片,所述转动轴右侧固定连接切割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絮凝箱的四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底部右侧套接第三搅拌杆,第三搅拌杆顶部固定连接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环形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箱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倾斜状。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箱右侧下方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大小与切割叶片旋转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箱一端面设置有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壳体顶部左侧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与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的孔大小相同。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泥絮凝造粒混合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真题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圣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圣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0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检修与故障在线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履带铁齿摆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