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撑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3193.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9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区万林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B62M1/10;B62M6/40;B62M9/00;B62K15/00;B62J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702 ***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如同用杆子撑着运动的人力车。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和保管的撑行车。该撑行车由车轮、轮轴和车架构成,所述的撑行车还设置有齿条齿轮驱动装置,所述的齿条齿轮驱动装置设置有齿条、齿轮和撑杆。所述的车轮通过轮轴设置在车架上,所述的车轮与齿轮联接,所述的齿轮与齿条联接,所述的齿条与撑杆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及存放。2.易于生产,成本低。3.使用时能增强上肢的运动锻炼,减轻腰腿的负担。4.行走速度快,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如同用杆子撑着运动的人力车。
背景技术
目前,人力代步工具主要是使用自行车。自行车的出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提高了人们的行走速度,但由于其依然是运用下肢用力,与走路的方式没有区别。而人类双脚站立、行走都是下肢用力,时间长了加重了下肢的负担,腰腿容易造成严重损害。自行车提高了行走速度,却减轻不了下肢的负担,腰腿损伤程度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自行车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体积大,不易携带及保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和保管的撑行车。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撑行车由车轮、轮轴和车架构成,所述的撑行车还设置有齿条齿轮驱动装置,所述的齿条齿轮驱动装置设置有齿条、齿轮和撑杆,所述的车轮通过轮轴设置在车架上,所述的车轮与齿轮联接,所述的齿轮与齿条联接,所述的齿条与撑杆连接。
所述的齿条还可以设置为弧形齿条;所述的弧形齿条还可以设置有齿条定位轮,所述的齿条定位轮还可以设置有齿条定位槽,所述弧形齿条的两端还可以设置有齿条卡;所述的齿条还可以设置为环形齿条;所述的齿条齿轮驱动装置还可以设置有单向驱动装置;所述的齿条齿轮驱动装置还可以设置有调速齿轮组;所述的撑行车还可以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的撑行车还可以设置有鞍座、脚踏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所述的撑行车还可以设置有电动助力装置和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的撑行车还可以设置有折叠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及存放。2.易于生产,成本低。3.使用时能增强上肢的运动锻炼,减轻腰腿的负担。4.行走速度快,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弧形齿条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环形齿条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侧边齿牙的环形齿条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调速齿轮组的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带鞍座、脚踏驱动装置及制动装置的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带转向装置的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带电动助力及太阳能充电装置的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带折叠结构的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折叠后撑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轮1 车架2 齿轮3 轮轴4 撑杆5 弧形齿条6 脚踏板7 齿条定位轮8 环形齿条9 调速齿轮组10 鞍座11 脚驱动踏板12 鞍座支架13 脚驱动杆14 制动棒15 脚驱动齿条16 脚驱动齿轮组17 前轮转向轴18 转向推拉杆19 转向横杆20 转轴结构21 电池22太阳能集电板23 电动机24 鞋子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区万林,未经区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3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厂烟气系统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镀锌管生产用内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