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4295.7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松;陆永乐;官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保来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重复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包括缸体、轴承盖、和螺栓,所述轴承盖通过螺栓与缸体相连接,所述轴承盖两端设置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且第一凸起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缸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可以通过新式的定位结构,在主轴承盖与发动机缸体配合面设计凸起凹槽结构实现重复定位的功能,轴承盖不需要机加工,可用粉末冶金工艺直接做出,简单方便,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分体式主轴承盖功能:与发动机缸体组合通过螺栓锁紧固定,限制曲轴和轴瓦径向活动,保证曲轴旋转平稳,轴承盖需要与缸体组合后机加工内孔,再拆分安装曲轴,重新装回轴承盖时,需要确保安装到原来的位置,不可有过大的轴向径向位移,目前的定位方式是通过止口结构实现重复定位,即轴承盖两侧需要精度较高的尺寸要求,其发动机缸体对应位置尺寸精度也要求较高,两部位配合从而实现重复定位,目前的缸体和轴承盖配合比较复杂,尺寸精度也要求较高,比较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以解决目前的缸体和轴承盖配合复杂,尺寸精度也要求高,浪费时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包括缸体、轴承盖、和螺栓,所述轴承盖通过螺栓与缸体相连接,所述轴承盖两端设置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且第一凸起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缸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的切面和第一凹槽的切面均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一接触面和第一凸起的连接处,且第二凹槽的切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盖为粉末冶金件。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该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可以通过新式的定位结构,在主轴承盖与发动机缸体配合面设计凸起凹槽结构实现重复定位的功能,轴承盖不需要机加工,可用粉末冶金工艺直接做出,简单方便,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轴承盖示意图;
图2是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3是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轴承盖重复定位结构,包括缸体1、轴承盖2、和螺栓3,轴承盖2和缸体1均设置有螺栓孔,轴承盖2通过螺栓3与缸体1相连接,轴承盖2两端设置有第一接触面4,第一接触面4上设置有第一凸起6,且第一凸起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凹槽7,缸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接触面5,第二接触面5上设置有第一凹槽8,第一接触面4和第二接触面5相配合,从而控制第一凸起6与第一凹槽8过盈配合,过盈配合产生变形时的余肉挤入凹槽7中,工作起来更加方便省力。
第一凸起6的切面和第一凹槽8的切面均为梯形,相互配合方便安装。
第一凸起6与第一凹槽8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凸起6与第一凹槽8为过盈配合,当第一凸起6与第一凹槽8过盈配合时产生塑性变形,变形产生的余肉挤入第二凹槽7中,保证轴承盖2和缸体1接触面平整,在拆分安装好曲轴后,可通过凸起凹槽的结构实现重复定位,保证安装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保来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保来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4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板簧总成
- 下一篇:一种加油站打油排空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