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循环乳化均质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4327.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在铁;费燕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洲职业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晓月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循环 乳化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循环乳化均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机构、循环空化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内,所述循环空化机构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循环乳化均质反应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和循环空化机构对物料进行空化和搅拌,可以大大提高了乳化的效率和质量,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反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循环乳化均质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乳化均质是食品或化工行业生产中经常要运用的一项技术,是使悬浮液(或乳化液)体系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匀化的处理过程,这种处理同时起降低分散物尺度和提高分散物分布均匀性的作用,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
一般均质乳化过程就是依靠搅拌装置的机械作用所产生的剪切力,将分散相撕碎成微粒而分散在连续相中,形成乳(膏)状均相物,但是乳化效率较低,而且容易造成乳化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循环乳化均质反应装置,具有可靠性能高、结构紧凑、乳化效率高等优点,同时在乳化反应设备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高效循环乳化均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机构、循环空化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内,所述循环空化机构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相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架、刮料版、搅拌片、搅拌翼、对流通槽,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内,所述搅拌架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底部,且所述搅拌架的结构形状与反应釜本体底部的结构形状相配合,所述刮料版设置于所述搅拌架的底面,且刮料版的底面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面相接触,所述搅拌片设置于所述搅拌架的顶部,所述搅拌翼为翼型的薄片状结构,所述搅拌翼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对流通槽,
所述循环空化机构包括回料通口、回料管、空化装置,所述空化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内,所述回料通口设置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回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料通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化装置相连接,
所述空化装置包括外壳体、收缩进料嘴、导流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扩散嘴、螺旋导流槽、扩散板、扩散孔,
所述收缩进料嘴和所述导流管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收缩进料嘴为开口朝向反应釜本体底部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收缩进料嘴与所述回料管相连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上连接有所述收缩进料嘴,另一端上连接第一分流管和/或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为开口朝下的马蹄形结构,所述第一分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上均连接有喇叭形的所述扩散嘴,所述螺旋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和扩散嘴的内壁上,
所述导流管的上部设置有插槽口,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插槽口和所述插槽活动连接,所述扩散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扩散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搅拌驱动装置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为弧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架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片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搅拌翼的底边和顶边为弧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料通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个。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料通口位于搅拌翼与搅拌架之间的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未经沙洲职业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4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砖打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矿矿山测量的防抖动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