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的灯光带及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5731.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珂;张水龙;王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21S4/24;F21V21/04;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51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灯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的灯光带及电梯,其灯光带内嵌于电梯框架门上/下沿和电梯轿顶/轿底边缘的凹槽中,所述凹槽两端设有卡簧,所述卡簧用于固定灯光带。本实用新型将警示灯以灯光带(长条状)的形式内嵌与凹槽中,避免了轿厢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对警示灯的碰触,降低了损坏的几率,同时内嵌式设计,不存在凸起部,方便日常的擦洗维护,从而保证警示灯不被灰尘覆盖,既美观又能保证警示灯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灯光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灯光带及电梯。
背景技术
在某些特种用途的电梯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明显的提示,让使用者能够在明确的感知电梯的运行状态。而如果仅是常规的触控板楼层显示显然已无法满足这一点,这时候就需要额外的灯光显示来实现这一点,但以往的电梯灯光显示往往使用外凸的警示灯来实现这一点,但这种外凸的设置存在容易擦洗不易、容易造成磕碰等问题。但假如将警示灯埋设于电梯内部,那么就不会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电梯警示的同时减少可能对警示灯造成的损坏,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轿厢灯光带,其灯光带内嵌于电梯框架门上/下沿和电梯轿顶/轿底边缘的凹槽中,所述凹槽两端设有卡簧,所述卡簧用于固定灯光带,还包括轿厢串行板和轿厢扩展板,其中:
当电梯上/下行时,轿厢串行板发送控制信号并控制电梯轿顶/轿底凹槽处的灯光带按预设频率闪烁;
当电梯上/下行时,轿厢扩展板发送控制信号并控制电梯框架门上/下沿凹槽处的灯光带按预设频率闪烁。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带,
当电梯上行时,电梯框架门上沿和电梯轿顶的灯光带闪烁;
当电梯下行时,电梯框架们下沿和电梯轿底的灯光带闪烁。
进一步地,所述卡簧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凹槽底端,所述凹槽的深度与灯光带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带为包覆有刚性保护套的LED灯光条,所述刚性保护套的横截面与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带由多个LED灯光条串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框架门上/下沿和电梯轿顶/轿底还设有灯光带控制器,所述灯光带控制器用于将控制信号传递给灯光带。
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并传输至灯光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带控制器包括第一引脚至第四引脚,其中:
所述第二引脚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三引脚接红外探头,所述第四引脚接灯光带一端,所述灯光带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梯框架门上/下沿处的灯光带控制器的第一引脚顺序通过第一继电器和轿厢扩展板接电源正极;所述电梯轿顶/轿底边缘处的灯光带控制器的第一引脚顺序通过第二继电器和轿厢串行板接电源正极。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串行板中还设有第三继电器,当电梯轿顶/轿底处灯光带无需使用时,第三继电器断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梯,在电梯框架门上/下沿和电梯轿顶/轿底边缘设有安装灯光带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含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的灯光带及电梯,将警示灯以灯光带(长条状)的形式内嵌与凹槽中,避免了轿厢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对警示灯的碰触,降低了损坏的几率;
(2)内嵌式设计,不存在凸起部,方便日常的擦洗维护,从而保证警示灯不被灰尘覆盖,既美观又能保证警示灯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5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