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板及其理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6092.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惟智;陆本葳;黄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及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路板及其理线结构,其中该线路板具有一基板、多个配置于基板的电子元件以及至少一理线结构。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相对应而设置。理线结构则用以限制至少一线材的配置走向。理线结构包括至少一理线柱及至少一集线件。理线柱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集线件设于基板边缘,而理线柱是位于集线件旁。其中,线材能够绕过理线柱及穿过集线件自基板边缘到达第二表面,以达到理线及定位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线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线路板的理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其中,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多是被整合在一线路板上。但,仍是有部分电子模块需要通过缆线(cable)来达到电连接的目的。
为让这些连接缆线有效收纳于电子装置内,现有技术使用线夹结构或粘贴辅料来将这些连接缆线固定于特定的走线路径上。亦或是,将连接缆线穿过线路板的通孔,以让连接缆线限位于该区域内。然而,使用线夹结构来固定连接缆线会因线夹过紧而造成连接缆线外皮破裂,导致连接缆线损坏或断线。使用粘贴辅料来固定连接缆线则因须额外增贴辅料而导致增加物料成本与组装工时。另外,将连接缆线穿过线路板的通孔的方式则因组装过程需要进行穿孔作业,增加了组装工时,且连接缆线仍易有跳脱的情况发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理线结构,其可以有效收纳电子装置内的连接缆线并且一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及其理线结构,其具有线材组装便利性以及避免线材外皮损坏的功效。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线结构,其用以限制至少一线材的配置走向。该理线结构包括一基板、至少一理线柱以及至少一集线件。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相对应而设置。该理线柱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该集线件设于该基板边缘。该理线柱则是位于该集线件旁,其中,该线材能够绕过理线柱及穿过集线件自基板边缘到达第二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集线件包括至少一穿槽以及至少一延伸部,各该穿槽设于该基板的边缘,该延伸部自该基板的边缘延伸出,并围绕至少部分该穿槽,而该延伸部限制该线材于该穿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理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隔离单元,设于该集线件的边缘,且与该理线柱相分离,其中自该第二表面穿过该集线件至该第一表面的部分该线材与绕过该理线柱的部分该线材分隔于该隔离单元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线材自该第二表面穿过该集线件至该第一表面,并绕过该理线柱后经该基板的边缘延伸回该第二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线材与该理线柱紧配合,且该线材的配置走向呈U 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线柱是圆弧形、圆形或方形。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路板,其具有上述的理线结构以及多个配置于该基板的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其中,该线路板包括: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相对应而设置;多个电子元件,配置于该基板;至少一理线结构,用以限制至少一线材的配置走向,该至少一理线结构包括:至少一理线柱,配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以及至少一集线件,设于该基板边缘,其中该理线柱位于该集线件旁,其中,该线材能够绕过该理线柱及穿过该集线件自该基板边缘到达该第二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其中,该集线件包括至少一穿槽以及至少一延伸部,各该穿槽设于该基板的边缘,该延伸部自该基板的边缘延伸出,并围绕至少部分该穿槽,而该延伸部限制该线材于该穿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6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充电器电压反折回路模块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家用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