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改变罐身立向的V型倒罐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6357.8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4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鹏;张长光;陆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标新集团(漳州)制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23/22;B65G15/30;B65G47/52;B65G47/2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罐身立 型倒罐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改变罐身立向的V型倒罐机构,其结构包括侧板、撑柱、底脚、第一转辊、第一输送带、第一电机、导板、承接架、架板、立板、导条、第二转辊、第二输送带、第二电机和顺导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辊转动后,使第一输送带对卧放的罐进行输送,并使罐身沿着导板滑入架板上,使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辊转动后,使罐身立起后通过第二输送带进行立起输送,达到利用制作“V”型输送线,可以非常简易且准确地将水平卧放的罐身竖起直放输送,便于下道封口工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罐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改变罐身立向的 V型倒罐机构。
背景技术
罐装是一种常见的包装食物的方法,在生活中可以是罐装饮料,包括罐头汽水、咖啡、果汁、冻奶茶和啤酒等,也可以是罐装食品,包括午餐肉,包装材料为马口铁,罐装生产时常离不开对各种罐类的生产,倒罐也是罐类生产流程较为重要的一环,能够对罐制品进行有效的倒身换位,满足后续的生产需求;
现有的罐制品在进行倒罐操作时,通常是利用永磁铁吸附,减速电机翻转,在存在翻转后剥离磁铁送入下一道工序时由于吸力作用易将罐身吸变形,导致对罐制品的倒罐操作较为繁琐复杂和容易对罐制品进行损毁,影响生产便利和稳定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能改变罐身立向的V型倒罐机构,以解决对罐制品的倒罐操作较为繁琐复杂和容易对罐制品进行损毁,影响生产便利和稳定成品率的问题,达到利用制作“V”型输送线,可以非常简易且准确地将水平卧放的罐身竖起直放输送,便于下道封口工序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改变罐身立向的V型倒罐机构,包括侧板、撑柱、底脚、第一转辊、第一输送带、第一电机、导板、承接架、架板、立板、导条、第二转辊、第二输送带、第二电机和顺导机构,所述侧板底端焊接有四处撑柱,所述撑柱底端焊接有底脚,所述侧板左右两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外侧与第一输送带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前端穿入侧板后与第一转辊进行固定,所述导板顶端与侧板进行焊接,所述承接架左右两端分别与导板和架板进行固定,所述立板底端焊接于侧板、导板和架板上,所述立板相邻间固定安装有导条,所述架板左右两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外侧与第二输送带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前端穿入架板后与第二转辊进行固定,所述导板内侧底端与顺导机构转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顺导机构由转轴、橡胶圈、轴承、套筒和脚板组成,所述转轴外侧套设有橡胶圈,所述轴承中心处内壁与转轴进行插接,并且轴承外壁嵌入固定于套筒内,所述套筒左右两端焊接有脚板,所述转轴外壁与导板转动接触,所述脚板外侧与导板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在转轴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外侧排列间隔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条形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底端分布与侧板和架板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内侧面与侧板、导板和架板内壁前后两侧为同一竖直水平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标新集团(漳州)制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标新集团(漳州)制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6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手推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磁冲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