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OLED像素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6390.0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胡中艺;吴锦坤;王士锋;胡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33 | 分类号: | G09G3/32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像素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的OLED像素电路,通过设置第一至第七TFT管、发光器件、电容、基准电压端、第一复位端、第二复位端、扫描信号端、数据端、发光控制端、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和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由于在发光阶段,第七TFT管的源极电压大于栅极的电压,且第七TFT管的栅极电压大于基准电压,使得第二TFT管的漏电流的方向是从第七TFT管的栅极流向基准电压端,第三TFT管的漏电流方向是从源极流向第七TFT管的栅极,这样子两个漏电流的方向就彼此相反,能够相互抵消,漏电流就不会对电容Cst进行充电造成Vg电压的变动,进而让OLED显示装置发光亮度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像素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OLED像素电路。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又称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LED),近年来,随着有机发光器件(OLED)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器件(OLED)所具备的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厚度薄、视角广和可应用于柔性及透明显示等优点也广为业内人士所知。
由有机发光器件(OLED)制作的显示装置简称OLED显示装置,OLED显示装置包含许多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中的TFT管(TFT管即薄膜晶体管)在关闭状态下还有漏电流,像素电路中的漏电流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在OLED显示装置发光阶段,漏电流会引起像素电路内部电压变化,导致OLED显示装置的发光亮度不稳定,特别是在低帧频应用下,一帧内发光时间较长,OLED显示装置的发光亮度就会变化更大,造成闪频等严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相反两个方向的漏电流相互抵消的,让OLED显示装置发光亮度更加稳定的OLED像素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OLED像素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七TFT管、发光器件、电容、基准电压端、第一复位端、第二复位端、扫描信号端、数据端、发光控制端、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和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一TFT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复位端连接,所述第一TFT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基准电压端和所述第二TFT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TFT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六TFT管的漏极和所述发光器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TFT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复位端连接,所述第二TFT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TFT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七TFT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TFT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TFT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五TFT管的漏极连接和所述第七TFT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四TFT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TFT管的源极与所述数据端连接,所述第四TFT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七TFT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五TFT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发光控制端和所述第六TFT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TFT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TFT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七TFT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发光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一TFT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TFT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6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补偿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管束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