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8484.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1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秦川川;侯楠;吕文静;张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汽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32 | 分类号: | F16J15/3232;F16J15/3252;F16J15/3284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李团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新型组合密封结构,包括内骨架、外骨架和橡胶密封圈;所述的内骨架和外骨架截面均为L形,内骨架和外骨架对称设置,相互扣合形成内部空腔的矩形结构;所述的橡胶密封圈包覆在内骨架L形竖直折边上,橡胶密封圈在矩形结构的空腔内延伸出轴向密封唇、径向密封唇和双向密封唇;所述的外骨架在L形弯折处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所述的双向密封唇的端部设置在外骨架的圆弧形凹槽内,二者间隙配合连接。该结构设计新颖,安全可靠,外骨架弯折处的圆弧形凹槽与双向密封唇间隙配合,减小了密封唇和骨架的接触面积,在同样的密封性能下,降低了密封圈产生的摩擦力矩,使得密封圈的磨损速度减慢,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密封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保证轴承密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摩擦力矩的新型组合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密封圈是轴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密封结构的设计是否恰当对轴承的密封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公知的组合式密封结构由骨架、橡胶密封唇、油脂等组成,其中橡胶密封唇一般为三个,包括一个轴向密封唇、两个径向密封唇或者两个轴向密封唇、一个径向密封唇,密封唇与骨架为过盈配合连接。轴承工作时,其摩擦力矩的要求越来越高,密封圈是产生摩擦力矩的主要部件,由于密封唇与骨架过盈配合,接触力较大,因此产生的摩擦力矩较大,导致密封圈磨损过快,影响轴承的密封性,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密封结构,该结构的橡胶密封唇为一个径向、一个轴向和一个双向密封唇,在骨架的弯折处加工圆弧形凹槽,自由状态时,双向密封唇与圆弧形凹槽呈间隙配合,降低密封唇与骨架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力矩,双向密封唇径向或轴向受力时,均会与骨架配合面贴紧,阻止其位移,保证与传统结构同样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组合密封结构,包括内骨架、外骨架和橡胶密封圈;所述的内骨架和外骨架截面均为L形形状,内骨架和外骨架对称设置,相互扣合形成内部有空腔的矩形结构;所述的橡胶密封圈包覆在内骨架的L形竖直折边上,橡胶密封圈在内骨架和外骨架形成的矩形结构的空腔内延伸出轴向密封唇、径向密封唇和双向密封唇;所述的外骨架在L形弯折处设置有与双向密封唇连接的圆弧形凹槽;所述的轴向密封唇的端部倾斜设置在外骨架L形水平折边上,二者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径向密封唇的端部倾斜设置在外骨架L形竖直折边上,二者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双向密封唇的端部设置在外骨架L形弯折处的圆弧形凹槽内,二者间隙配合连接。
所述的内骨架L形水平折边的内壁及上边缘上附着一层橡胶密封圈,与内骨架的L形竖直折边包覆的橡胶密封圈连为一体。
所述的外骨架L形弯折处的圆弧形凹槽尺寸与双向密封唇的端部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轴承内部的油脂向径向密封唇一侧发生漏脂时,双向密封唇受油脂的挤压发生轻微变形,其末端贴紧外骨架的圆弧形凹槽的径向配合面处,从而被物理限位导致无法继续变形,达到密封效果;当外部异物进入轴承的密封圈内使轴向密封唇失效时,双向密封唇受异物挤压发生轻微变形,其末端贴紧外骨架的圆弧形凹槽的轴向配合面处,从而被物理限位导致无法继续变形,达到密封效果,在同等密封性能下减小了橡胶密封唇和骨架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密封圈产生的摩擦力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设计新颖,安全可靠,外骨架弯折处的圆弧形凹槽与双向密封唇间隙配合,减小了密封唇和外骨架的接触面积,在同样的密封性能下,大幅降低了密封圈产生的摩擦力矩,使得密封圈的磨损速度降低,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骨架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密封唇与外骨架配合处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汽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汽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8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化炉自动上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T型一进一出柔性复合保温送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