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住房建设用便拆式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9222.7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7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红;汪绍林;闫林鑫;何伟;王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E04G5/00;E04G5/02;E04G7/06;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房 建设 用便拆式 脚手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住房建设用便拆式脚手架,包括工作板和与工作板相配合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四个立杆,所有的立杆呈矩形阵列设置,立杆的外圆面中部呈圆形阵列设有四个固定柱,立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支脚,立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在工作板的底端,相邻的两个立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固定柱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配合连接件连接起四个立杆,即可组装起支撑组件,进而利用支撑组件支撑起工作板,便于工人通过工作板完成作业;整个支撑组件的结构简单,拆装十分方便,所有的组件之间均为螺纹连接,安装和拆卸可以不借助工具直接完成,能大幅提升整个支撑组件拆卸和组装的便利性,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住房建设用便拆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存在较大变异;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等均较大;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现有的脚手架虽然也能随意的拆卸或安装,便于运输和及时组装使用。但是,现有的脚手架拆卸十分不便,通常还需借助扳手等工具进行拆卸或安装,应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住房建设用便拆式脚手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住房建设用便拆式脚手架,包括工作板和与工作板相配合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个立杆,所有的所述立杆呈矩形阵列设置,立杆的外圆面中部呈圆形阵列设有四个固定柱,立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支脚,立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在工作板的底端,相邻的两个立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固定柱上,通过连接杆配合连接件连接起四个立杆,即可组装起支撑组件,进而利用支撑组件支撑起工作板,便于工人通过工作板完成作业;整个支撑组件的结构简单,拆装十分方便,所有的组件之间均为螺纹连接,安装和拆卸可以不借助工具直接完成,能大幅提升整个支撑组件拆卸和组装的便利性,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所述工作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底端呈矩形阵列设有四个与立杆相配合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立杆之间是螺纹连接,通过安装筒与立杆的相互配合,能大幅提升立杆与安装筒之间拆装的便利性;
呈对角设置的两个安装筒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固定连接在板体上,所述板体的底端设有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成环形结构设计,第二加强筋板与两个第一加强筋板之间是一体成型制作而成,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板和第二加强筋板共同支撑板体,能大幅提升板体的强度,从而保证板体的承重能力,有助于提高板体的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与连接杆以及固定柱相配合的连接筒,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筒之间是螺纹连接,两个连接筒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贯穿连接筒的端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盘,连接轴与连接筒之间是转动连接,连接轴的轴线与限位盘的轴线以及连接筒的轴线重合在一起,所述限位盘转动连接在连接筒内,所述连接轴的端部套设有与连接筒相配合的加强筋管,连接轴与加强筋管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加强筋管与连接筒之间是一体成型制作而成,连接件通过连接筒分别与固定柱以及连接杆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连接杆安装在立杆上,整个安装结构十分简单,只需通过转动连接筒即可实现安装,能大幅提升整个装置安装的便利性;且通过设置限位盘和加强筋管,能大幅提升连接件的工作强度,从而保证整个支撑组件的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9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生产加工用水泥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避障跟随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