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原料打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3728.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8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春仙;卢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4 | 代理人: | 黄南 |
地址: | 415725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原料 打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原料打包装置,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和撑开装置,车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以车体的中心点对称分布,支撑架的表面设有两个撑开装置,且两个撑开装置在支撑架的表面均匀分布,撑开装置包括有支撑杆,袋子的表面设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和袋子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靠近袋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收集的时候就会使用到袋子,而袋子需要经常移动位置所以就需要使用到推车,但是因为袋子是软的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袋子坍塌造成袋口闭合,在需要进行装袋的时候就会需要多次撑开袋子造成时间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原料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采摘完毕后是需要将工人装在篮子里的茶叶收集到一起的,在收集的时候就会使用到袋子,而袋子需要经常移动位置所以就需要使用到推车,但是因为袋子是软的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袋子坍塌造成袋口闭合,在需要进行装袋的时候就会需要多次撑开袋子,造成时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原料打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原料打包装置,包括车体和撑开装置,所述车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以车体的中心点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架的表面设有两个撑开装置,且两个撑开装置在支撑架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撑开装置包括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和支撑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借助滑块和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且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彼此靠近的一端设有袋子。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端和第一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夹板借助滑动块和支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和第一夹板的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支撑杆借助移动块和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和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袋子的表面设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和袋子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袋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带,且两个固定带以固定板的中心点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带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袋子,所述固定板远离袋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带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两个卡块呈“卡接”结构,两个所述卡块的内壁插设有插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3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