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像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4268.8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伟;申溯;刘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56 | 分类号: | G02B30/56;G02B3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薄膜,其包括层叠设置的聚焦层和图文层。聚焦层包括聚焦单元,聚焦单元包括分布设置的多个微结构;图文层包括若干图文单元,图文单元包括分布设置的多个微图文,每个图文单元的多个微图文分别与聚焦单元的多个微结构对应设置;其中,每个图文单元分别与聚焦单元相适配形成放大的图像,若干图像具有相同的图案,且各图像的像高梯度设置,从而成像薄膜呈现具有一定厚度的立体影像,视觉效果较好,应用于防伪领域时,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薄膜。
背景技术
成像薄膜使用的莫尔技术是一类引人注目的新型视觉安全技术。它利用微透镜阵列的聚焦作用将微图案高效率地放大,实现具有一定景深并呈现奇特动态效果的图像。一般成像薄膜的基本结构为在透明基层的上表面设置周期性微透镜阵列,在透明基层的下表面设置对应的周期型微图案阵列,微图案阵列位于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或其附近,微图案阵列与微透镜阵列排列大致相同,通过微透镜阵列对微图案阵列的莫尔放大作用。
然而,一般成像薄膜呈现的图像,多为悬浮或者下沉的,厚度为‘0’的像。图像具有一定的高度,被称之为立体像,但这种立体是伪立体,可以理解为漂浮着的薄像。该种漂浮的薄像虽效果新颖,但是漂浮的平面像,从视觉角度来说,视觉效果欠佳,应用于防伪领域时,影响防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像薄膜的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成像薄膜,其包括:
聚焦层,其包括聚焦单元,所述聚焦单元包括分布设置的多个微结构;
图文层,其包括若干图文单元,所述图文单元包括分布设置的多个微图文,每个所述图文单元的多个微图文分别与所述聚焦单元的多个微结构对应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图文单元分别与所述聚焦单元相适配形成放大的图像,若干所述图像具有相同的图案,且各所述图像的像高梯度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图文单元的多个微图文中,至少部分或全部所述微图文设置为所述图文单元通过所述聚焦单元形成的图像所显示的图案的部分图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单元内的多个所述微结构随机分布设置,所述图文单元内的多个所述微图文随机分布设置;或者,所述聚焦单元内多个所述微结构阵列排布设置,所述图文单元内的多个微图文阵列排布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图文层包括3-10个图文单元。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图文单元层叠设置,和/或,至少两个所述图文单元层叠消融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图文层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填充有色材料形成所述微图文,两个所述微图文层叠后在交叉处共用沟槽而消融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微结构之间的距离设为Tr,对应的若干个所述图文单元的相邻两个微图文之间的距离分别设为T1、T2...Tn,形成的各个所述图像的像高分别设为H1、H2...Hn;Tr>T1、T2...Tn,各个所述图像均为悬浮影像,且T1>T2>...>Tn,则H1<H2<...<Hn。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微结构之间的距离设为Tr,对应的若干个所述图文单元的相邻两个微图文之间的距离分别设为T1、T2...Tn,相应地形成的各个所述图像的像高分别设为H1、H2...Hn;Tr<T1、T2...Tn,各个所述图像均为下沉影像,且T1<T2<...<Tn,则H1<H2<...<H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4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超限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重心自动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