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抗震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8155.5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6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竺林;宋世强;刘燕;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绵工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20 | 分类号: | B23C5/20;B23F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抗震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金抗震刀具,包括:合金刀柄、插接机构、可换刀头、接口机构和螺接扁方;插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合金刀柄的右端;可换刀头设置在所述合金刀柄的右侧;接口机构开设在所述插接机构的左侧,所述接口机构与可换刀头的外壁相套接;螺接扁方沿周向开设在所述可换刀头的外壁。该合金抗震刀具,针对现有技术的合金抗震刀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生产,限制了刀具成品的加工速度,加工质量参差不齐,并且焊接过程中刀具头部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形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标准化接口连接,提高刀具生产速度、质量和使用寿命,并且能提供更多可更换头的种类,便于刀具根据需要即时进行更换,满足不同加工需求,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金抗震刀具。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在机械加工行业中,经常会遇到被加工位置与周围高度差较高,需要将刀具夹持长度放长来加工,以防止与周围干涉。但是将刀具夹持长度放长以后,刀具刃口与机床主轴之间的距离过长,刀具在加工时刀具杆部会因为受力产生较大程度的弯曲,从而产生剧烈震动,使加工过程无法顺利进行,解决方式是利用合金的抗弯曲性将较长的杆部换成合金,以减少震动;
现有技术领域内,合金抗震刀具前杆部与头部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的方式,由于焊接需要一对一单独焊接,焊接的速度限制了刀具成品的加工速度,且焊接多为人工焊接,加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刀具的使用,并且焊接过程中刀具头部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形,刀柄合金部分受温度影响降低合金的寿命,进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我们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合金抗震刀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抗震刀具,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合金抗震刀具前杆部与头部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的方式,由于焊接需要一对一单独焊接,焊接的速度限制了刀具成品的加工速度,且焊接多为人工焊接,加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刀具的使用,并且焊接过程中刀具头部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形,刀柄合金部分受温度影响降低合金的寿命,进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抗震刀具,包括:
合金刀柄;
插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合金刀柄的右端;
可换刀头,设置在所述合金刀柄的右侧;
接口机构,开设在所述插接机构的左侧,所述接口机构与可换刀头的外壁相套接;
螺接扁方,沿周向开设在所述可换刀头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可换刀头的右端为铣刀刀具接口或为插齿刀刀具结构。
优选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定位面、第一轴杆、外螺纹杆和第二轴杆;定位面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合金刀柄的右侧外端;第一轴杆设置在所述合金刀柄的右侧中心位置;外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杆的右侧;第二轴杆设置在所述外螺纹杆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接口机构包括;接触端面、第一轴孔、内螺纹孔和第二轴孔;接触端面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可换刀头的左侧外端,所述接触端面的左端与定位面的右端相接触;第一轴孔开设在所述可换刀头的内腔左侧,所述第一轴孔的内腔左侧与可换刀头的左端相贯通,所述第一轴孔的内腔与第一轴杆的外壁相套接;内螺纹孔开设在所述可换刀头的内腔且位于接触端面的右侧,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腔左侧与接触端面的内腔相贯通,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腔与外螺纹杆的外壁相螺接;第二轴孔开设在所述可换刀头的内腔且位于内螺纹孔的右侧,所述第二轴孔的内腔左侧与内螺纹孔的内腔相贯通,所述第二轴孔的内腔与第二轴杆的外壁相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绵工工具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绵工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8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