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墙体的建筑组件及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8166.3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6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戴勇;乔伯芳;刘宝龙;刘绍东;陈光;徐洪泽;刘魏;李志国;张晓磊;邢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勤创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0;E04B1/38;E04B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065008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墙体 建筑 组件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墙体的建筑组件及墙体,该建筑组件的固定组件将保温板和保温板保护层固定连接呈一体;该建筑组件的固接件与贯穿保温板的所述固定组件部分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固定组件和固接件,将墙体的各个连接层通过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以使得墙体呈一体化,这样,使得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墙体能够经历得住风吹、日晒、雨淋、冷热变化等外界自然环境的长期反复作用,且难以发生开裂、空鼓、剥落、墙面开裂等现象,进而为人员生命和财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可见,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墙体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墙体的建筑组件及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保温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发展,外墙保温结构对房屋建筑外墙或外立面的保温性能影响较大。目前的外墙保温模板普遍采用多层结构,各层结构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外墙保温模板的综合保温性能。目前,技术中对多层保温模板普遍采用粘接的方式结合,然而,质量较好的胶水成本较高,普通粘接又无法保证外墙保温模板的长期安全使用,容易造成外层结构脱落,形成安全隐患。现有的技术中,利用了钢丝结构对保温模板和/或内外侧其它结构进行加固,然而,加固方法比较原始简单,直接使用钢筋等结构进行固定,对于保温模板的强度、稳定性、安全性、保温性能和施工简便性有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墙体的建筑组件及墙体,以提高墙体的可靠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墙体的建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组件包括:
固定组件,用于将保温板和保温板保护层固定连接呈一体;
固接件,用于与裸露在所述保温板外的所述固定组件部分连接。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架,包括直线段和凹线段,并以一条所述凹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直线段的一端的连接方式连接呈一条杆件结构,且各个所述凹线段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同一侧,并与所述直线段位于同一平面,用于贯穿所述保温板;
限位架,用于置于用于连接所述保温板保护层的所述保温板上,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并与所述限位架同侧的第一凹线段部分沿着所述保温板所属平面内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凹线段部分预埋于所述保温板保护层;
支撑架,用于置于所述直线段与所述保温板之间,并与所述直线段预埋于所述保温板保护层;
固定件,用于限制贯穿所述保温板后的第二凹线段部分移动,并与所述固接件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凹线段部分和所述固接件预埋于所述墙体内层。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架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四边形框架结构,且呈间隔排布的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分别位于相邻四边形框架结构的两侧,并均与相邻四边形框架结构以共用一条边的形式交叉连接;
呈间隔排布的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用于置于所述保温板上,所述相邻四边形框架限制所述第一凹线段部分置于本相邻四边形框架的框架内;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且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以共用一条边的形式交叉连接;
所述支撑架中两个四边形框架结构共用的第一边,用于支撑所述直线段,所述支撑架中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用于抵住所述保温板。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边为所述梯形结构的短底边,所述第二边为梯形结构的长底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通长连接杆;
所述第一通长连接杆与位于同一列的各个支撑架或各个所述直线段连接。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通长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勤创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勤创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8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承载力的承载杆
- 下一篇:连接器壳体注塑模具